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8年04月16日 星期一

第12列车电站(史海钩沉)

张燕锋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04月16日   第 24 版)

  列车电站简称为“列电”, 是将设备安装在列车上的移动式发电站,不用架设高压线、也无需盖厂房,利用铁路轨道进行移动,作为特殊时期的应急机动电源,列电以其特有功能,为我国国防、军工、煤矿等能源产业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今天的主角,是曾位于内蒙古满洲里市扎赉诺尔矿区地域内,原属扎赉诺尔矿务局的第12列车电站(以下简称“12站”)。这个于1958年由苏联原装进口到我国的列车电站,当年4月在哈尔滨安装发电。此后半个多世纪的运行过程中,12站转战祖国各地,共计发电5.2亿度,年发电量达2000万度,先后为5个省、市、自治区,6个能源严重短缺地区的重点工程项目供电。在电力供应紧张的年代,12站为缓解地区生产和生活用电做出了重要贡献。值得铭记的是——该列车发电机组曾在大西北的戈壁荒原上驻守三载,为我国国防工业建设,尤其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破立下功勋。

  1963年10月,12站因一份特殊调令奔赴甘肃,去哪里,为什么单位发电,事先都不知晓,只知道列车到站地点叫地窝铺。到达甘肃后,大家才知道,12站的任务是与先期已经到达的1站一起,为核工业404厂发电。

  404厂是国防重大项目,实行军事管理。电站进入后,首先进行保密教育,要求职工必须做到“不知道的不问,知道的不说”。仅电站生产厂区就有一个连的解放军负责警戒保卫,出入都要出示证件。生活区远离生产厂区10多公里,电站绝大多数是单身职工,都住在生产厂区,活动空间也仅限于此。

  为了调剂枯燥的生活,电站职工自己动手创造条件,在厂区修建了简易篮球场,还购买了多种乐器,让有特长的同志组成乐队排练节目。电站宿舍中不时传出悠扬的乐曲和动听歌声,为夜幕下的戈壁滩增添了几分柔情。

  由于当时的交通条件有限,职工探亲往返路上就需大半个月时间,无法实现正常轮换,大家便主动放弃一年一次休假,改为两年探亲一次。而且,因保密要求,大家不能透露工作地址,有的家属误以为电站在兰州,便纷纷前往兰州探亲。到后才知道,电站还在很遥远的地方,只能在兰州通一次电话,然后带着对亲人的思念,踏上返乡路。也因此,未婚职工恋爱结婚时间普遍推后了三年。

  为404厂发电的三年中,12站职工以高度的责任心忠于职守、精心维护供电设备,克服各种困难保证安全送电,没有发生一起事故。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空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让12站职工拥抱在一起,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为自己能够亲自参与我国原子弹生产和制造工作而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1971年底,煤炭系统向列车电业局申请,急调12站到内蒙古扎赉诺尔,以解当地用电之急。

  扎赉诺尔原本有一个日伪时期建成的老电厂,但因设备陈旧老化,一台机组停运检修,另一台机组无法满负荷运转,仅能维持井下保安用电,导致矿务局原煤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居民生活更是无电可用。

  寒冬时节的扎赉诺尔,最低气温已是零下40多摄氏度,由于生活设施配套不足,电站职工被临时安排在多处居住。加之临行仓促、准备不足,随身携带的衣服难以抵御极寒天气,大家常常在冰窖一般的列电车厢里冻得牙齿打颤、浑身发抖。而且,因车厢空间狭小,工作时无法戴手套,稍不小心碰到冰冷的管道,手便即刻被冻上,轻者冻伤,严重的一块活生生的肉皮会被粘下来,鲜血直流。

  恶劣的条件下,12站职工不分昼夜赶进度、抢工时,只用7天就安装完毕,一次启动成功,大大缓解了矿务局煤炭生产和日常生活用电。

  1977年后,12站年年超额完成发电任务,实现安全运行1000天无事故。1978年,电站被评为保定管区先进电站、列电局物资管理先进单位。1979年,12站被授予大庆式企业光荣称号。1982年10月,12站正式移交扎赉诺尔矿务局,之后又“服役”25年,最终于2008年停运。

  (作者供职于华能扎赉诺尔煤业公司)

  注:文中部分内容根据12列电职工邢守良回忆整理

第12列车电站(史海钩沉)
春分
想当大厨却成机电高手(匠人匠心)
春溪
安全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