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灯亮了、做饭快了、电机转起来了,“乌力格尔之乡”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的农牧民用上了称心电,过上了电气化的新生活。
“乌力格尔”,蒙语意为“说书”,俗称“蒙古书”“蒙古说书”“蒙古琴书”,是集蒙古说唱艺术之大成的一种曲艺形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位于草原腹地的扎鲁特旗是乌力格尔的发源地,被誉为“乌力格尔之乡”。走进扎鲁特旗,笔直的水泥路旁,一基基电杆一字排开,新架设的线路和整齐划一的电表箱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新农村蓬勃发展的气息扑面而来。
其实,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扎鲁特旗的农牧民居住分散、供电半径过大,牧民们曾饱受“低电压”之苦,家用电器也都成了摆设。同时,一些有经济头脑的农牧民本想发展特产养殖、小加工、小作坊等产业,也都因“低电压”问题而始终没有发展起来。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持续推进,扎鲁特旗的电网结构大幅优化,供电可靠性大幅提高,农村面貌也焕然一新。
“以前,村里的电杆上挂着破烂的电表箱,电线直接挂在杆顶。”扎鲁特旗道德村村民王大爷感慨道:“随着农网改造升级,电力设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一根根崭新的电杆、一条条闪烁在空中的银线让人心情舒畅。种植、养殖、饲料加工有了可靠的电力保障,家用电器也都能正常使用了。‘低电压’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这得感谢电力部门为农民群众办了件大好事、大实事。”
近年来,蒙东电力扎鲁特旗供电公司把解决“低电压”问题列入首要民生工程。重点解决电压不稳、电灯不亮、电器带不起等问题,改善居民用电条件,尤其是2017年,该公司投资8094.41万元进行“低电压”治理,着力提升配网供电质量。
“改善电压质量,首先要找准症结。”该公司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攻克用电难题,并深入现场实地调研,分析用电现状。对辖区内配变及低压线路进行拉网式普查,统计分析配变过载、三相负荷不平衡及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线径细、无功补偿不足等问题根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该公司对供电线路长、末端电压低的村庄增加台区布点,加装台变和箱变,缩小供电半径;对超负荷变压器及时进行更换,增大变压器容量,合理投切无功补偿装置,提高供电质量。
据统计,扎鲁特旗供电公司2017年对东巴彦塔拉、义和碑、道德村等8个“低电压”村屯进行大规模增容改造,新建及改造66千伏线路42.4公里,新建变电站1座,安装主变1台,容量为20兆伏安;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93.44公里、0.4千伏配电线路113.27公里,更换安装变压器57台,容量为8.7兆伏安,解决了4323户农牧民的用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