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末,石油行业就曾因油价触底而“重新洗牌”:BP收购Amoco和Arco;埃克森收购美孚;雪佛龙与德士古(Texaco)合并。2014年中开始的低油价周期,仍然不时出现企业兼并分拆抑或资产收购交易。显然,步履维艰的油企们仍然无法停下扩张的脚步。
近10年来,全球出现了不少颇受瞩目的并购案,有的顺利完成,有的落败收场,不管结果如何,这些都是市场环境中的一个个兼并的缩影,即便是最后“流产”的交易,也是对行业发展的一种警示和借鉴。
壳牌701亿美元收购BG
2016年2月,壳牌顺利完成对英国天然气集团(BG)的收购。在长达10个多月的时间里,壳牌因这笔“巨型吞并”而腹背受敌,好在两家公司先后搞定了巴西、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的监管部门,并赶在2016年新年钟声敲响之前,拿下了中国商务部的无条件批准书。
壳牌和BG为推动收购煞费苦心,尤其正值油价大幅下挫,一方面要安抚忧虑重重的投资者和股东,另一方面还要马不停蹄地奔赴BG业务所在国狂打“公关牌”,最终努力获得了回报。通过与BG的结合,壳牌在天然气储量和生产方面获得了强大的立足点,进一步提升了在全球油气市场的地位。
俄油554亿美元收购秋明BP
2012年10月22日,俄油与秋明BP(TNK-BP)两大股东BP、AAR财团分别签署了收购秋明BP股份条件的协议;2013年3月中旬,俄油全盘接收秋明BP尘埃落定。
俄油用277.3亿美元从AAR财团手中购得秋明BP 50%股份,用166.5亿美元现金和12.84%的股份获得了BP所持秋明BP 50%的股份。作为交换,BP另出资48.7亿美元购买俄油5.66%的股份,持股比例达到19%以上,成为俄油第二大股东。
至此,成立于2003年的秋明BP正式进入历史,而该公司英俄两大股东也结束了多年“冷战”。事实上,AAR财团和BP一直未能就秋明BP的发展理念达成一致,前者希望秋明BP在保持本国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走出去”,而BP则将秋明BP视为进一步打开俄罗斯能源市场的“跳板”。
哈利伯顿355亿美元收购贝克休斯
2014年11月17日,全球第二大油服商哈利伯顿宣布,以超过300亿美元现金加股票的形式收购全球第三大油服商贝克休斯,此举旨在创造出与全球最大油服商斯伦贝谢并驾齐驱的巨擘。当时正值油价暴跌的高峰期,哈利伯顿超过50%的溢价收购,让业内普遍不太看好。
事实证明,这笔收购案在经历了多番波折后最终“胎死腹中”,澳、美、欧先后推迟审查。最终,哈利伯顿以一笔高达35亿美元的“分手费”放弃贝克休斯,而后者随后果断与GE联盟,哈利伯顿到头来可谓“竹篮打水一场空”。
挪威国油305亿美元收购海德罗
2007年10月1日,是挪威国油2001年私有化上市之后第二个载入公司史册的日子,其向挪威海德罗公司(Hydro Nordisk)发起的收购案顺利完成,后者石油部门纳入更名为Statoil Hydro的挪威国油。
然而,在之后几年的“磨合期”中,海德罗石油部门隐藏的贪腐问题渐渐浮出水面,致使挪威国油的高管层出现较大人事变动。2009年5月,董事会批准将公司名称由“Statoil Hydro”再改回“Statoil ASA”,2009年11月2日,挪威国油再次恢复原名。
这笔10年前创下的305亿美元收购案,不仅让挪威国油风头一时无两,更见证了挪威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新时代的开始。时至今日,只要提起挪威国油“北欧最大石油公司”、“全球主要油气生产商”的名号,仍然忽略不了海德罗石油业务的贡献。
埃克森美孚249亿美元收购XTO
2009年12月14日,埃克森美孚宣布,以全股票的方式收购美国天然气公司XTO Energy,同时还将承担后者100多亿美元的债务。
页岩气革命动摇了美国能源市场格局,让越来越多的石油公司投身于此,这也是埃克森美孚狠下心扩大天然气业务版图的主因。显然,在页岩气开发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且坐拥45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开发权的XTO,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一直以来,埃克森美孚在资产收购方面都秉持着“谨慎至上”的金科律例,拥有十分严苛的投资标准和成本控制计划,只有当很有把握能获得高于所要求的投资回报率时才会出手。
因此,收购XTO成为“轻易不出手,出手必惊人”的埃克森美孚迄今最大一笔收购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