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内蒙古加快布局煤炭深加工项目

《 中国能源报 》( 2017年12月25日   第 15 版)

  本报讯  我国已建成最大煤炭化工一体化项目——中天合创煤炭深加工项目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实现全面商业运营,标志着我国产煤大区清洁高效利用煤炭又进一步。

  在总投资590多亿元的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境内中天合创煤炭深加工项目现场,一座座反应塔高高耸立,银色、白色的管道迂回穿梭,黑色的煤炭经过加工,在生产线末端变成晶莹剔透的塑料颗粒。

  据该项目总经理张西国介绍,项目设计年产360万吨甲醇、137万吨烯烃(聚乙烯、聚丙烯),可用于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销售收入非常可观,每年还能转化800万吨煤炭。

  我国是全球主要的能源消费国,对石油、天然气和基础石化产品的进口依存度高,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专家认为,煤化工技术搭建起煤炭向石油化工产品转化的桥梁。

  我国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有序发展煤炭深加工,稳妥推进煤制燃料、煤制烯烃等升级示范,增强项目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位于中国北疆的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产能连年居全国首位,去年生产原煤8亿多吨。当地“十三五”以来抓住推进石油替代发展战略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政策机遇,引导企业以煤为基础,多元转化,走资源加工增值之路,现代煤化工产业呈蓬勃发展之势。

  “内蒙古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点抓手是发展现代煤化工,包括煤转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规模和技术达到全国领先。”内蒙古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王秉军说,“近年来全区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开发出的专利技术达100多项。”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获核准煤制油产能700万吨,煤制气280亿立方米、煤制烯烃300万吨、煤制乙二醇200万吨,项目全面建成后,每年可就地转化煤炭4亿多吨。

  内蒙古伊泰集团联合中科院专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间接液化技术和高效催化剂,依托相关技术兴建的120万吨/年精细化学品项目,目前已进入试产阶段。

  神华首条百万吨煤直接制油示范生产线运行平稳,正筹划建设后续工程;汇能20亿立方米/年煤制气项目一期工程生产指标优于原设计;北京控股集团40亿立方米/年煤制气项目启动建设。

  随着现代煤化工产业的推进,控制和减少碳排放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科研机构正对此精准发力。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授张建斌带领团队从2011年起,潜心研究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2017年11月获批的“多元醇—乙二胺水体系捕集工业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专利,可使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效率大于95%,回收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于99%。“以每小时回收1.49万立方米废气中的二氧化碳为例,每年可为企业节约300万元至400万元。”张建斌说。

  在节水、减排方面,企业加大投入,改造提升相关装备。内蒙古伊泰煤制油项目采取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97%,万元工业增加值的水耗控制在10吨以内。

  在现代煤化工产业逐步走向成熟的发展阶段时,业界开始思考如何使煤炭高效清洁的转化利用实现更高的附加值。

  煤化工项目布局集中的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高怀京认为,应发展精细化工项目,谋划下游产品,将现有化工产品作为二次原料再次转化、再次增值,把产业链向下游和终端延伸,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于嘉 任会斌)

资讯
230个煤矿涉嫌超层越界开采
关注
开滦吕家坨矿“淘宝”“存宝”解材料成本压力(图片新闻)
落实减量替代 严控煤炭消费量
内蒙古加快布局煤炭深加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