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 王志轩
新能源大发展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无论是速度还是质量均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发展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国家。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截至今年11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6.07亿千瓦,其中水电约3.09亿千瓦、风电1.59亿千瓦、太阳能1.24亿千瓦、生物质能1459万千瓦。今年前11月,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约7243万千瓦,可再生能源的新增装机约占全部电力新增装机的64%。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新增电力中的主力军。
12月8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7中国特别报告》指出,中国能源增长的需求正更多地依赖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电力,煤炭的需求有所回落。预计到2040年,电力将在中国终端能源消费中占主导地位,煤炭在总发电量中所占的比重将从2016年约2/3降至40%以下,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将占总装机容量约60%。
新能源大规模快速发展,推动了能源结构的转型,但与此同时,其间歇性和不稳定性也考验着电网系统,对电力行业也是新的挑战。现在我国每年大量的弃风、弃光等问题仍然有待解决。在解决弃风弃光的问题上,不论是政府、电网企业和用户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弃风、弃光的问题在2017年有所缓解。
新能源发展与电力系统的协调性还有待提升,新能源补贴的巨大缺口也有待弥补。产业的壮大总是伴随着成长的烦恼,但是毋庸置疑,在经济发展和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新能源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同台竞技的脚步正在加速到来。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为中国能源的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传统的发电企业、新能源企业、电网企业等各方通力合作,积极配合,共同谋划,打破行业发展的痛点。
为此,要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第一,要做好顶层设计、协调发展,优化电源结构,合理布局新能源;第二,要增加电力系统的灵活性电源,加强系统的调峰能力建设;第三,要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要消除省间消纳新能源的壁垒,实现低成本的消纳;第四,要积极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依托全球广泛的互联、智能互动、安全可控,覆盖各清洁能源基地和负荷中心的电力网络,形成开发、配置、利用清洁能源发展的新格局。
中国始终高度重视能源转型发展,能源结构的转型不仅是中国的课题,也是世界的命题。应该看到“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加快“走出去”的进程,为我国新能源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董事长 何伟
新能源企业成为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事关国计民生。面对新的能源形势和气候变化,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的发展,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很多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激励政策,培育形成了年年向好的可再生能源体系。目前,中国风电、水电和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占到世界一半;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累计装机均稳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6.3亿千瓦,前三季度,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63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中国新增电力的主力,清洁能源替代作用日益突显,能源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响应总书记号召,目前,中国新能源行业正在为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推动全球绿色合作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新能源企业沿着“一带一路”的蓝图,迈开了“走出去”的步伐。中国新能源企业正与世界新能源产业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突破地域局限,为更多国家和地区点亮清洁能源的梦想。
在能源结构转型和全球能源合作的大背景下,由《中国能源报》社推出的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活动已成为反映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风向标。自2011年首次推出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权威、客观、公正的排行榜。
企业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动力引擎,产业的繁荣与行业内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全球新能源企业对行业的推动更加显而易见。就中国来看,新能源企业不仅是推动新能源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
中国新能源行业规模从小到大,从大到强,骄人业绩的背后是众多新能源人士的辛勤和奉献,更是一大批优秀的新能源企业家和领军人物的突出贡献。为让社会更好了解、支持新能源行业发展,认识、尊重新能源企业家们的成就和贡献,今年的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活动,我们创新性推出“2017新能源十大年度人物”。
“浩淼生无极,扬帆但信风。”当前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强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均离不开新能源的力量。而上述目标的实现,也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潜力空间。按照规划,到2020年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主力军将实现平价上网,新能源走进千家万户、日常生活已开始倒计时,新能源的新时代大幕已在开启。
《经济日报》原总编辑、艾丰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 艾丰
新能源需要融合发展
2012年中国光伏产业遭遇危机之时,我就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法——自己使用,国外恶意推行反倾销、征高税,对不起,不卖给你们了,我们自己消纳,中国这样广阔的市场,自己还不够用。
国务院在2012年后也及时出台了最迅速、最准确的新能源政策,对我国新能源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
能源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因为能源问题最难解决。当下,现代化的三大支柱分别为能源、材料和信息。目前从全世界的情况来看,信息走得最快,互联网对世界的影响非常大,其次是材料,相对走得最慢、变化最慢的就是能源。由于能源受到资源、技术和广泛应用的制约,所以从进步的速度和成果来看,相对落后,而且改变也不容易。
目前,能源面临四大困境:首先,资源量不足,60%的石油依靠进口;第二,能源结构不合理,80%靠烧煤;第三,能源布局不平衡,用电的地方和发电的地方离得较远;第四,耗能用能的技术相对落后,能耗较高,效率极低,甚至不如印度。
富裕中国比美丽中国相对容易,因为美丽中国不能有污染,而能源正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然而又不能不生产、不能不消费,随着经济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能源消费总量肯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所以最相对落后的地方就最需要创新,而且也最具创新潜力。那么该如何实现创新?创新包括思维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模式创新等,它是一个综合的体系。我认为,创新首先要在思维创新上树立一种思想,也就是能源领域融合发展。
新能源规模变大后便开始弃风弃光,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这就需要创新模式,比如能源微网、光伏农业。不要自己孤立地发展,要和各种能源融合起来形成互补的关系。正如目前大热的“共享经济”,就是融合的经济,有了融合才有共享,通过融合才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包括新能源的推进问题,甚至包括能源革命与转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