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7年09月04日 星期一

煤炭绿色指标体系助力“一带一路”合作

本报记者 别凡 《 中国能源报 》( 2017年09月04日   第 15 版)

  “煤炭行业应深入推行‘一带一路’倡议,拓展煤炭企业‘走出去’空间,通过‘一带一路’绿色产能合作指标体系促进我国煤炭行业‘一带一路’绿色产能合作。”日前,在“一带一路”电力与高耗能行业绿色产能合作研讨会上,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战略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吴立新在谈及我国煤炭行业“走出去”时表示。

  吴立新认为,建立“一带一路”绿色产能合作指标体系非常必要。当前,不同国家对于煤矿在安全、绿色、技术装备等方面的指标认证上流程、周期、费用差异很大,对于“一带一路”绿色产能合作形成了一定障碍;同时,我国煤炭开发利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科学产能理念和相关指标已经建立,有条件和实力在国际上逐步建立和推广我国先进的理念和标准。从对我国的影响来看,有助于提升我国相关技术和装备、绿色产能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带动沿线国家煤炭绿色发展,推动我国先进绿色产能指标成为国际标准,促进形成境外绿色产能合作示范基地。

  为此,参照煤科总院《中国煤炭科学产能评测研究》、《煤炭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国家发改委《煤炭先进产能评价依据(暂行)》,煤科院煤炭战略规划研究院提出了设立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同时采用开放滚动式指标评价的“一带一路”绿色产能合作指标体系。

  记者注意到,这5个一级指标分别为:资源节约、节能环保、恢复治理、保障体系与和谐发展。

  我国煤炭行业“走出去”的案例虽然比其他行业少,但是仍进行了不少有益尝试,并取得一定成绩。如神华、兖矿等取得了所在地煤矿的采矿权。此外,中煤能源和郑煤集团也将我国先进的煤炭技术装备输出到了俄罗斯、土耳其等国家。

  记者了解到,当前我国煤炭行业“一带一路”绿色产能合作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国际化经营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通过资金、技术等参股国外企业,加强了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实现一定程度的互利共赢,但是对“走出去”的区域仍需研究,缺乏对目标国家的全面了解,尤其是政治环境、生态环境要求。

  对比国外同类指标,记者发现,煤科院提出的“一带一路”绿色产能合作指标体系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开采方面,我国平均水平低于国际先进水平,但一些指标,如科学产能100强机械化程度,综合机械化程度等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安全指标方面,我国科学产能100强百万吨死亡率为零;在环境保护指标方面,我国煤炭行业在环境保护,包括充填开采、煤层气开采方面,科学产能100强塌陷土地治理率平均99%左右,煤矸石矿井水利用率均在80%以上,这些指标已优于美国、德国等国家;在技术和装备标准方面,各国有不同的标准,各个国家对设备进口认可和认证标准也曾是阻碍我国煤企“走出去”的一个因素。而目前我国煤炭装备在性能和技术参数上都能满足国际标准,而且标准水平也比较高。

  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副主任郭中华表示:“下一步,我国煤炭产业肯定要加快‘走出去’,这些指标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而对于煤炭企业在绿色产能合作方面的建议,吴立新认为:

  一是要国家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相应规划,加强指导,对主要区域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等方面的风险,起到预报和预警的作用。

  二是制定促进与支持政策措施,完善配套政策,支持“走出去”的企业采用中国绿色指标体系和相关标准,高水平的建设和设计。另外,要把国内科学产能先进理念移植到沿线国家,拓展绿色产能合作区间,带动我们的技术装备服务“走出去”,实现合作共赢。

资讯
四川千万吨煤炭置换指标完成交易
关注
开滦建设集团落实责任保设备运行(图片新闻)
煤炭绿色指标体系助力“一带一路”合作
同煤集团:转型升级争当能源革命“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