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7年08月14日 星期一

平凡世界骏逸行者(初心能“见”)

——记江苏院原副总工程师贾沛义

特约通讯员 郑攀 刘琳 《 中国能源报 》( 2017年08月14日   第 28 版)

  贾沛义近照
  余辰/摄

  人物简介

  贾沛义,1937年生于江苏省镇江市。1952年于镇江电气公司参加工作,1956年调入原江苏省工业厅地方电业管理局设计室,先后担任江苏院电气设计负责人、工程负责人、副总工程师等职,曾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电力勘测设计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81岁的贾沛义,接到采访邀请后,准时等候在江苏院楼道一隅,精神矍铄,身形稳当,梳着清爽的背头,衬衣西裤妥妥帖帖。路过的老中青职工看到他,都先微微迟疑,随后惊喜地与“贾总”互道问候。

  作为建院元老,贾沛义见证了江苏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与中国电力事业比肩齐飞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而他,从最初的兴趣开始,一路步履铿锵,为电力事业奉献了60余载。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谦恭之下,是暗涌的情怀。采访中,贾沛义勤学乐业,不惧挑战的精神让我们印象深刻,交流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江苏院、对电力事业深厚的感情。

  初出茅庐 一番闯拼任驰骋

  1952年,年仅15岁的贾沛义报考进入江苏省镇江电气公司,在发电厂四大专业做学徒工。在他看来,这段时间是对一生帮助最大的两年,排预埋件、做零部件,都是自个儿琢磨、动手,意气风发、干劲十足。两年后分配部门,贾沛义主动选择了电气专业,因为“电气看不见、摸不着,对我很有吸引力”。于是,这最初的“偏好”,开启了他与电气的一世之缘。

  1956年,贾沛义调入江苏省工业厅地方电业管理局设计室。两年后,江苏省电业局设计院(江苏院前身)成立,贾沛义成为第一批职工。

  建院初期,物资匮乏,工程以现场设计为主。贾沛义直接下到施工队,一干干到深夜,与施工队伍同吃同住。“也没觉得有多辛苦。”他笑着说。

  那是集体智慧与干劲热烈迸发的年代。1959年,江苏院先于其它省院承担了2.5万千瓦机组的设计工作——韩庄发电厂第三期扩建工程设计;同年,承担镇江至扬州送电线路设计,这是省内首次跨越长江的110千伏送电线路。

  上世纪60年代,受外部环境影响,在大批专业技术人员被精简下放的当口,贾沛义却意外地“躲”进浙江慈溪的一家米厂,研究试验起“稻壳煤气发电”。原来,当时粮食部计划给马里共和国援助提供一套发电设备。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用进口原油作为燃料实在太过奢侈,换做米厂生产的稻壳废料可行不可行?任务辗转落到江苏院,时任院长杨瑟找到贾沛义,贾沛义二话没说:“试试!”

  “原本计划设计一套汽轮发电机组,但汽轮机发电系统太复杂了,投资也大,划不来。”经过考察调研,贾沛义提出设计煤气发电机组的建议,煤气就从稻壳中来。置一个发生炉,炉下点火,稻壳半燃烧,一氧化碳被抽出,作为可燃气体驱动煤气内燃发动机,并带动发电机组发电。

  理论上无懈可击,实践中如何?“创新不经过试验绝不能直接加进设计中。”两年间,贾沛义带领小组反复试验,最终获得成功。

  6250M1型稻壳煤气发电机组安装投运后,成为我国出口的第一台巧用稻壳废料为燃料的发电机组。联合国粮农组织给予高度评价,机组成套供应国内外,被国家商业部评为科学技术重大成果二等奖。

  敢为人先 砥柱中流屡建功

  上世纪70年代,江苏院先后完成张诸电厂、泗洪电厂、安徽泾县电厂等装机容量从6千千瓦到2.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和全省110千伏及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勘察设计任务。1977年,江苏院首次承担天生港发电厂第五期扩建工程2台12.5万千瓦发电机组的设计任务,在发电设计规模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该工程被评为国家70年代优秀设计。

  围绕天生港五期项目,贾沛义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针对原厂区场地狭小的问题,因地制宜,采用重叠布置压缩用地,充分利用、改造原有设施;地基处理采用振动水冲法加固,这项技术在国内大型电力建设工程中属首次应用,不仅工程质量得到保证,还加快了建设速度,节省了投资。

  从项目选址、设计到投产,贾沛义全程参与,对天生港项目可谓如数家珍,“一期到六期,规模从6千千瓦、1.2万千瓦、2.5万千瓦、5万千瓦,再到12.5万千瓦、30万千瓦,我们持之以恒,严谨认真,每期工程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1979年5月至1980年5月,受煤炭部和电力部委托,贾沛义作为技术负责人带领考察组赴坦桑尼亚,承担基畏那煤矿建设项目中坑口电站的发、输、变电工程的设计考察任务。

  驻地设在基畏那煤矿区,海拔600多米,多为原始灌木林山地,交通极为不便,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当地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一天能感受一个四季轮回。”还要堤防时常出没的眼镜蛇等野生动物,对抗疟疾等等看不见的“敌人”。即便如此,考察组一天都没耽搁工作。白天外出扛塔尺、树标杆、踏草丛、越山岭,夜间精心编写报告,每日作业至熄灯就寝。

  贾沛义介绍说,矿区站址距东非大裂谷不远,属九度地震区,主厂房要按九度抗震设防。为做好设计,考察组广泛搜资调研,减少主厂房跨度,降低主厂房层高;主厂房结构采用焊接H型钢,高强螺栓连接的全钢结构,很大程度减少了地震对地基及上部结构的作用。

  这是江苏院首次完成位于九度地震区的电站施工图设计,是江苏院设计的第一座完整的援外燃煤电厂,也是东非地区建成的第一座燃煤电厂。40年前的这项援外工程,可谓江苏院国际业务发展的肇始。

  身体力行 老骥伏枥志凌云

  回顾职业生涯,贾沛义多次谦虚地说,“尚未初中毕业”的自己依托的是不断完善的社会制度与重视知识的社会氛围,“个人有什么大的成就,谈不上”。

  “纸上得来终觉浅,所以年轻人不要只囿于书本,要学以致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拿到现场一对照,一目了然。”这是他对现今好多高学历年轻人不肯“沉到基层”“下到现场”而导致“眼高手低”的建议。

  上世纪80年代,江苏院跨入大容量、超高压设计领域。此时的贾沛义已是江苏院副总工程师,先后负责指导、参与多项重大发电工程。其中包括首次与国外公司配合开展的华能南通电厂两台35万千瓦进口机组发电工程设计、苏州工业园区华能电厂一期两台30万千瓦机组发电工程等。

  贾沛义责任心强,坚持只要是他经手的项目,“必到现场调研”。

  苏州华能项目是贾沛义在职期间的最后一项大型工程,“我们沿着长江选址,从安徽马鞍山到上海浏河,400多里的岸线,几乎都留下了足迹。”说到选址有什么讲究,贾沛义顿时严肃起来,“那讲究可就多了。”

  “选址是关键中的关键。建一座发电厂,一是水源非常重要,枯水期水量够不够,不同吨位的运煤船能不能靠上,煤要运得来,灰也要运得走;二是码头能不能建,建好后安全系数怎么样,洪水来了会不会被冲,时间久了会不会被淤,机组地质是否稳定,这些因素都要考虑。只有现场考察、严格论证,才有发言权。”贾沛义侃侃而谈。

  已过花甲之年,贾沛义舍不得离开工作岗位,更舍不得告别扎根一生的电力事业。他主持主编了35千伏、110千伏变电所典型设计,《35~110千伏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为江苏院及其它兄弟单位继续贡献着光与热,密切关注着江苏院新时期的发展。

  如今的江苏院已发展成为国家甲级电力勘测设计企业,积累了丰富的工程业绩,实现了国内发电机组所有容量等级和输变电工程所有电压等级的全覆盖。这些成就静静沉淀在贾沛义的心底,化为一代老者的美好愿景。

  贾沛义并不满足于此,对于他未曾来得及参与的新兴领域,这位耄耋老人依旧思路清晰,兴致盎然:“比如光伏发电啦,风力发电啦,我们那个年代没有的,现在还是得加紧学习,不然就会被时代淘汰啦!”

平凡世界骏逸行者(初心能“见”)
花开别样红 圆梦正当时(文明单位风采)
关注
挑战喜马拉雅断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