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与中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CPECC)副总经理穆华东逾两个小时之久的交流后,记者深刻感受到,奇姆肯特炼油厂现代化改造(PKOP项目)一期的成功投产无疑将为中国的石油及至整个能源行业践行“一带一路”倡仪提供宝贵经验借鉴。
差异太大、对项目认知不足致推进缓慢
中国能源报:您接管PKOP项目时,推进情况如何?
穆华东:因为有在俄罗斯市场众多项目的经验,所以,我本人最开始对这个项目是有一点“不屑”的。但在2015年8月担任PKOP项目中方分管领导后,听了汇报,再看了现场,我才发现项目难度确实大。
当时多数人的精神状态都很不好,大家对这个项目能否干下去多持怀疑态度,包括我们的干部。所以,实际上,当时员工的精神状态是项目面临的最大难题。
中国能源报:项目执行的难度主要在哪里?
穆华东:总结起来,最主要就是差异太大。首先在文化方面,尽管哈萨克斯坦也曾是社会主义国家体制,且中哈还是邻国,文化理念上应该有相通的地方,但我觉得两国骨子里的传统文化差异还是很大。尽管中国近些年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在他们眼里还不太看好。
同时,考虑问题的思维和逻辑也不一样。虽然中石油在海外投资的炼油厂项目都是CPECC做的,而且很成功,但大部分在非洲,而非洲的体系本身不完善,所以基本上都是制造、设计、材料、安装、施工以及开车等都执行中方标准,所以项目推进效率也高。最初我们认为还是像在非洲那种打法,按中国标准做,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事实上,PKOP项目一开始就走了国际化路线。另外,俄文本身对我们来讲也是一个挑战,以致我们对项目的认识度并不够,这也埋下了哈方怀疑我们技术能力的伏笔。
所有误解和理解都源自沟通
中国能源报:哈方质疑我们的时候,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
穆华东:比如,在有一次开会时,哈方一位高层直接和我说,“你就是骗子,你就想千方百计修改设计,让我们降低标准向中国标准妥协,购买你们中国的产品。”
虽然按照前期的合同方案设计是要按照国际标准询价的,但有些设备真没有必要购买国际的,因为中国标准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价格优惠、工期又短,这对项目是有利的。但因为价格便宜,哈方业主就觉得“中国货是不是质量不行”?我对他们说,我们的采购面向全球,性价比高是首选。最终经过艰难的商业谈判,有相当一部分材料和设备采用了“中国制造”。
这是一次比较明显的交锋,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对方曾不只一次说我们欺骗他们。对方有的领导甚至向我表示,他们“有种受辱的感觉” 。
中国能源报:哈方最终肯定中方的工作是在什么时候?
穆华东:真正的表扬是在今年3月份一期工程机械竣工后,在一次哈国高层视察项目时,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高级副总裁吉野索夫先生专门对我说“谢谢CPECC”。
之后在投产成功会上,很少说客套话的吉野索夫在发言时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正式表扬了我。他说,“非常感谢穆华东先生,正是由于他的介入,才使得项目朝着正确方向执行。”后来在一次小型会晤上,他对CPECC总经理刘海军再次表达了对我的评价,大意是,“穆首先是一位非常合格的领导,其次他还是一位专家,第三他是一个特别善于沟通的人。”
可以说,误解也好,理解也好,都源自沟通。我们双方无论争论亦或争吵,都是为了项目能顺利运转。最终我们达到了项目建设目的。期间,我们说过的话都兑现了,但对于原则性问题,我们也坚决不会让步。
中国能源报:在您多年的海外项目执行经验中,该项目的难度处在什么水平?
穆华东:可以说,PKOP项目是迄今为止我经历的最难的项目。对我们而言,最难的除了语言,还有标准。因为多标准、多语言给我们增加了很多技术性难题。但另一方面,通过执行这个项目,我们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更增强了完成国际项目的信心。PKOP项目是业界公认的国际高水平业绩。
“走出去”须有可持续的标准和制度体系
中国能源报:以PKOP项目而言,您觉得可为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提供什么样的经验借鉴?
穆华东:做任何国际项目,都应该首先了解当地的文化和体制背景,要换位思考。除技术水平、能力上要能胜任外,更重要的是要对环境要有所认知,包括文化环境、法律环境。
其次在技术标准层面,虽然国内标准在某些方面高于国际标准,但整体上系统性不强,在执行层面的持续性并不够,这恰恰是非常重要的。“走出去”的企业,而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保障,也包括奖惩机制。
此外,我们中国员工虽然吃苦耐劳,但一些内在的素质还需要提升,而物质层面的激励也是比较自信、有尊严 “走出去”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