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7年05月29日 星期一

关注

《 中国能源报 》( 2017年05月29日   第 14 版)

  中石化首条入川

  成品油管道投运

  本报讯  5月26日,由中国石化销售华南分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的内江-简阳成品油管道一次投运成功,标志着中国石化华南成品油管网由重庆市延伸至四川境内,中国石化的茂名、湛江、北海等沿海炼厂生产的成品油输送至西南内陆的通道全线贯通,实现了广东、广西、贵州、云南、重庆、四川六省(区、市)成品油管网互联互通,大西南地区的国家能源保障水平再上新台阶。

  据了解,内江-简阳成品油管道是中国石化在四川规划建设的第一条成品油管道。该管道虽然本身仅有159公里,但其油源却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广东茂名,经广西、贵州、重庆,然后进入四川,四川境内途经内江、资阳、简阳3个地级市,沿线建有输油分输泵站2座、阀室7座。管道设计年输量380万吨,采用先进的密闭顺序输油工艺,可以顺序输送车用柴油、92#汽油、95#号汽油等多种油品。

  管道开建以来,得到了四川省各级政府和沿线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经过中国石化系统内部9家施工单位一年多的艰苦奋战,克服了沿线地势陡峭、地形复杂(山地、河流、稻田众多)等一系列工程难题,于2016年9月实现管道全线贯通。经过最后半年的变形检测、漏磁检测和两级检查复核验收,终于在5月26日顺利实现投油运行。

  当前,中国石化在四川省的成品油市场资源主要由华中和华东地区沿江炼油厂供应,通过水路输送至沿江码头油库,再通过铁路或者水铁联运二次转送至省内各地,运输压力大,且极易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导致市场成品油供应紧张的现象时有发生。内江-简阳成品油管道投用后,除了有效释放铁路、公路及水运压力,突破天气等因素限制,还成功打通了华南沿海地区至西南内陆的成品油运输渠道,对全面缓解四川省内市场压力,维护四川绿色生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也具有积极意义。

  (李守东)

  

  兰州石化全面强化

  异味气体排放管控

  本报讯  二季度以来,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按照《环保升位管理指导意见(方案)》中“突出异味气体排放管控,改善生产区域环境质量”要求,加强源头排放治理管控,实施网格化监管,常态化开展VOCs(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修复,全面强化异味气体管控,努力实现无异味生产管理目标。

  4月份开始,兰州石化先后在炼油厂、化肥厂、石化厂等12个厂区开展异味气体排查,各单位对本单位属地内各装置(罐区)等异味气体产生点源进行排查,摸清异味气体点源,组织排查恶臭、异味气体产生源头,建立管控台账,制定管控措施,落实责任领导、责任岗位及具体责任人。开展异味气体源头治理,加快推进炼油污水废气治理、化工污水废气全封闭收集等项目实施,针对管控难度大的个别排放源,组织专项调研、技术攻关。

  持续强化日常环保网格化监管,靠实属地网格化监管责任,公司充分发挥大气移动监测站及便携式监测设备作用,对重点区域、重点装置实行24小时全天候管控、监管,特别加强夜间排放管控和监管,做到车间全天候管控、分厂监督检查每天全覆盖,确保网格化监管到位。

  探索建立生产波动、设备故障管理与VOCs泄漏检测联控机制,常态化开展VOCs泄漏检测与修复,制定年度检测与修复实施方案。为加快VOCs泄漏检测与修复项目进程,建立VOCs数据平台,举办专题培训讲座,帮助相关人员尽快熟悉掌握平台操作方法,进一步提升异味气体无组织排放管控水平。

  (何平 韦茜)

中石油管道局助力可燃冰试采
资讯
让“难动用储量”活起来(观点)
关注
胜利油田河口厂“抢”抓效益资源接替(图片新闻)
资本市场将在全球化中发挥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