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7年05月15日 星期一

孙珩超:“双权”下放给地炼打开一扇门

■本报记者 仝晓波 贾科华 《 中国能源报 》( 2017年05月15日   第 03 版)

  编者按

  地炼“双权”下放两年来,已有22家地炼企业获批。其中,宝塔石化以750万吨获批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与东明石化并列22家企业产能规模之首。“双权”下放对地炼企业产生了哪些影响?恰逢国际市场“低油价”,两者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日前,《中国能源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宝塔石化集团董事局主席孙珩超。

  

  现在才算摸到一个“门”

  中国能源报:怎么看待石油行业市场主体多元化的趋势?

  孙珩超:石油事关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和国计民生,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全部放开。近20年来,中国石油行业实行严格控制政策。我在任职全国政协委员期间曾多次建言,石油主体应该多元化,不能只有“四桶油”,应向有能力承担国家战略或能作为国家战略安全补充的市场主体适当开放。

  中国能源报:“双权”下放两年来,您有何感受?

  孙珩超:2015年初国家对地炼企业正式开闸“双权”以来,宝塔石化成为其中少数同时拥有“五证”的地炼企业之一。“五证”即原油使用资质、原油进口资质(或配额)、原油国际贸易资质、成品油出口资质、原油代加工资质。我从事炼油行业20年,现在才算摸到了一个“门”。过去我们长期致力于在国内采购原油,去年开始探索原油进口,碰到的问题很多,需要学习的也很多。

  中国能源报:具体而言,“双权”下放对地炼企业业绩有什么影响?

  孙珩超:地炼企业目前基本上有了出路,在规模、转型升级、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各有特点。近几年赶上“低油价”的好机会,效益不菲,发展速度确实超出想象。

  “很少关注油价”

  中国能源报:低油价对于企业有何影响?

  孙珩超:说实话,我过去很少关注油价,最多是听听问问。

  中国能源报:为什么?

  孙珩超:实际上就是水涨船高。因为炼化在产业链上属于中间加工行业,上游涨价,成品油也涨;上游降价,成品油也降,无非是在波段上拉长一点或拉短一点。所以,中间加工商需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创新,即控制成本;二是提高附加值。企业只要抗得住这两头的风险就可以。有时企业运气好,撞上低油价,如在30多美元一桶时增加了库存,第二年油价涨到50美元。但这都是偶然的机会。即便有这种机会,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有钱,第二石油是特种物资,还得能储备好。

  因此,我们特别专注如何通过技术升级改造,以及与国家相关产业战略相融合,尽可能完善产业链,实现不同产品的市场互补。短期遇到低油价是幸事,但要想长期抵抗风险,一定要在战略高度上做好布局。

  “炼化”全面向“化工”转型

  中国能源报:宝塔战略布局情况如何?

  孙珩超:战略致胜是宝塔石化20年来业务推进的最高原则。目前我们在新疆、内蒙古、珠海等地已经开展了10年左右的布点。并且已经开展了“一带一路”沿线的国际项目合作布局。我从去年开始思考,企业大的战略布点已经结束,宝塔石化未来五年究竟要怎么发展。

  中国能源报:此后有哪些考虑?

  孙珩超:现在看来有四点。第一,逐步向海外走,主要为掌握资源;第二,致力于清洁能源发展,如LNG;第三,致力于产融结合;第四,继续深度推动产学研结合。

  其中,需要具体说明的一点是,我判断,未来石油作为燃料市场一定是受压缩的,如果我们继续做汽柴油的炼厂,将来不管利润空间还是市场空间都将受限。但如果石油稳定在每桶50美元左右,石油化工要比煤化工容易推进得多。所以,我们正致力于控制石油炼化规模,全部向石油化工转型。但这个转型需要技术、资金兼具。

  此外,对外未来发展,我们还有几个要求,例如,在未来几年通过兼并重组改善资产质量,改善宝塔的法人治理结构,改变过去的管理体制和体系。这些工作从去年开始已经在快速推进。

关注
中国化工业“走出去”势头正旺
孙珩超:“双权”下放给地炼打开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