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华能国际发布今年第一季度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经初步统计,今年一季度,华能国际在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959.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89%。
根据中电联公布的今年1-3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44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同时,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大幅提高,较上年同期的0.2%增加了7.5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4.8%。“这说明宏观经济形势正在稳定向好发展。工业用电量的快速回升,为经济回暖提供了强劲动能。”业内人士分析称。
上述公告列举了华能国际分布在国内24个省、市、自治区机组的发电情况。记者梳理统计后发现,华能国际今年一季度火电发电量941.13亿千瓦时、风电电量16.04亿千瓦时、水电电量1.64亿千瓦时、生物质发电电量0.55亿千瓦时和光伏发电电量0.547亿千瓦时,火电发电量占比高达98%。其中,火电发电量中包括51.88亿千瓦时的燃机发电,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江苏、浙江和海南,发电量占到华能国际一季度总发电量的5.4%。
华中、华东地区火电发电量的回升是该公司发电量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公告数据,华能国际一季度在山东省的火电发电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27.76%,达到204.98亿千瓦时。山东也是该公司一季度发电量最高的省份,总发电量206.4亿千瓦时,排在第二位的江苏省则为98.86亿千瓦时。
“从全国范围来看,火电发电量和利用小时的同比上升,是最为明显的变化之一。”上述人士表示。根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电发电量113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上年同期的火电发电量增速则为-2.2%;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037小时,同比增加31小时。与之相对,发电装机容量增速同比回落。截至3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16.1亿千瓦,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0个百分点。
华能国际在2016年年底对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南区域相关发电资产的收购,也为该公司今年一季度电量增长发挥了作用。2016年10月14日,华能国际与华能集团签署转让协议,以约151.14亿元人民币受让华能山东发电80%权益、华能吉林发电100%权益、华能黑龙江发电100%权益以及华能河南中原燃气发电90%的权益,并于今年1月1日完成交割。根据统计,此次收购使华能国际权益运营装机容量增加1338.9万千瓦。根据华能国际日前披露的2016年度业绩报告,自该公司上市以来,华能集团已累计对其注入运营机组权益装机容量约2300万千瓦。
此外,尽管电源建设投资规模开始收紧,发电装机容量增速同比回落,但新机组投产仍对华能国际装机和发电量增长有所贡献。今年一季度,华能营口仙人岛热电1号、2号两台高压超高温被压机组投产,河北涿鹿大堡风电4.8万千瓦风电机组、江苏如东海上风电10.68万千瓦风电机组以及华能山东济宁光伏2万千瓦光伏发电组件也分别投入运行。截至3月31日,华能国际可控发电装机容量为10127万千瓦,权益发电装机容量达8948.6万千瓦。
(卢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