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7年04月10日 星期一

治理雾霾需科学设计多方联动(声音)

高峰 《 中国能源报 》( 2017年04月10日   第 19 版)

  近年来,频发的雾霾不断加重公众担忧。每当雾霾来袭,口罩已成人们出门的标配,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与洗衣机、冰箱一样走进千家千户。对此,有专家研究指出,我国雾霾治理亟须进入更为科学的阶段,重视并处理好多个方面的关系。

  实际上,中国政府早已把空气污染防治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列入工作重点,并采取了制定新的环保标准、出台大气污染控制的“国十条”、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等一系列措施。其中,科学全面地认识和研究雾霾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和控制手段,成为开展治理的重要环节。

  雾霾的诱因之一是气象因素。特别在采暖季,一旦出现适宜的气象条件,如静风、低温、高湿度等,PM2.5浓度便会积聚攀升形成严重雾霾,并表现为全国大范围区域性污染特征。即便是当前排放已经较低的西方国家,碰上去年那种大范围气象异常,仍会出现雾霾现象。

  如果说气象是外因,污染物则是内因。雾霾也是污染物在特定气候条件下的表现。例如,能源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PM2.5的污染情况,反之,PM2.5治理也有利于促进能源结构的升级。

  根据国外先进经验,煤炭在能源消费中占20%—25%是较为合理的结构比例,受其影响的PM2.5在可接受范围内。

  美国2013年能源消费中煤炭仅占18.6%,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超过30%的能源比例相比,煤炭利用比重大幅下降。英国1956年煤炭占能源结构的80%以上,此后开始急剧下降,目前维持在17%左右,石油和天然气各占约三分之一。预计到2020年,英国煤炭消费比将下降至12%,2030年有望缩减到5.5%。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均以煤炭为主。尽管情况有所改善,从1952年的97%降至1995年的76%,但到2014年煤炭仍占能源消费的66%。据估算,煤炭消费对我国部分地区PM2.5污染的“贡献”甚至达到50%左右。可以说,目前我国城市PM2.5污染与现有能源结构密切相关。

  因此笔者认为,在治霾的过程中,还需综合考虑能源消费的总量控制,压减煤炭使用,加大可再生清洁能源,从各方面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针对燃煤,应提高煤炭的集中燃烧与清洁利用,采用超临界煤粉电站或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电站等,尽量减少居民用煤散烧,提高燃煤的使用效率。

  煤炭的替代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社会经济问题,需要多方联动。新能源在供应量、价格、接受度等方面也有自身限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在笔者看来,还是要在煤炭的清洁利用上下功夫,把这一点实行好了,至少能在20年内起到良好的作用。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资讯
如何让环保数据不再“涂脂抹粉”
环保部集中约谈七地区负责人(关注)
邢台市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打响“第一枪”(图片新闻)
四月初京津冀及周边区域重污染成因解析
治理雾霾需科学设计多方联动(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