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7年02月06日 星期一

这个PPP改造让人“心里暖暖的”

■本报记者 樊桐杰 《 中国能源报 》( 2017年02月06日   第 16 版)

  记者樊桐杰在聊城陈口安置区采访
  丛蕊/摄

  1月25日,是农历腊月二十八,大街小巷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记者此行的目的地是山东省聊城市,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公司(以下简称“三峡建设公司”)以“EPC+延期支付”模式建设的聊城市东昌府区棚户区改造安置工程项目就坐落于此。

  该项目包含17个安置区,总建筑面积 147.71万平方米,其中高层 89 栋,多层54 栋,总投资35.6亿元,是葛洲坝集团以PPP模式承建的第一个棚户区改造项目。

  “截至2016年12月底,项目部在建的15个安置区,已有11个安置区实现全面封顶。”一见面,工作人员丛蕊便向记者介绍道。

  PPP项目一旦落地,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考验的是一个企业的投融资能力。据当地居民介绍,许久以来,聊城棚户区拆而不建,一度成了“烂尾楼”集中区。

  2015年6月,三峡建设公司中标该项目,根据合同要求,项目由三峡建设公司负责全额融资建设。三峡建设公司拥有7家金融机构的AAA信用等级认证,采取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方式,有效满足了聊城棚户区改造安置项目的前期资金需求,保障了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棚户区改造是民生工程,工程安全、质量、环保工作做得如何?记者提出去项目现场走访。

  有读者或许会有印象,第115期《中国能建周刊》26版曾刊登过一篇新闻特写——《砸倒墙 立起碑》,写的就是发生在该项目郑坑安置区的一个诚信故事。三面墙体经测量后差2毫米不合格,就拆掉重建。“这可是给老百姓建安居房的民生工程,墙不光要能用,还要优质达标,这是咱葛洲坝人对聊城百姓的承诺!”项目部副经理老孟的声音铿锵有力。

  到达陈口安置区,丛蕊将安全帽递给记者,叮嘱道:“进入工地就要戴上,注意安全。”

  进入工地大门,右侧便是施工现场样板间,据介绍,安置区的楼房施工,均需严格按照样板间工艺标准进行。

  由于临近除夕,施工现场只有值班人员在岗,陈口安置区的值班员是涂阳华师傅。“安置区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左右,我主要负责的是工程安保工作。值班期间,要确保设备、水电安全,最重要的是晚上,一晚上我要巡视三遍,一遍下来大概40分钟。安全问题马虎不得。”涂师傅说道。

  在现场记者看到,裸露的土地上,深绿色防尘网铺的整整齐齐;道路两旁竖立着挡板,设备摆放整齐有序;出入口设有洗车平台,对车身、底盘、轮胎进行冲洗,减少施工期间的渣土扬尘。这些措施,直接降低了城市的空气扬尘。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三峡建设公司得到了聊城市民的高度认可与赞扬。张建涛今年30岁,是棚户区改造的受益者,改造之前,一家4口住在两处平房院落里,生活十分不便。改造后,张建涛家置换到了4套房子,2套100多平米高层,2套90多平米多层。“之前拆迁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动工,我们特别着急,慌得很。葛洲坝集团参与后,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项目建设更是保质保量,明年就能交房,老百姓心里有底了,别提多高兴了。”张建涛说。

  谈及将来的生活,他充满信心:“城镇化建设水平越来越高,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完善,我们距离脱棚上楼越来越近,心里暖洋洋的,冬天再也不怕冷了。你瞧,安置区对面就是个学校,孩子以后上学可方便了。”

  根据聊城市发展规划,近三年聊城将有80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任务,至少投资200亿元,且大多是“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三峡建设公司将以东昌府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为起点,立足聊城,以点带面,打开山东市场,做实做大做强PPP业务。

新春走基层
这个PPP改造让人“心里暖暖的”
宜昌有座 “至喜”桥
坚守工地过个安全年
棉兰老岛上的春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