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关注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12月12日   第 12 版)

  海阳核电2号机组 

  首批主泵下线发运

  本报讯 近日,海阳核电2号机组首台反应堆冷却剂屏蔽主泵(以下简称“主泵”)SN16在美国柯蒂斯怀特公司EMD工厂制造完工并且出厂发运,第二台主泵SN13也已完成包装,随后出厂发运。

  主泵被称为核电机组的“心脏”,用于驱动冷却剂在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内循环流动,属于核电站的一级设备。AP1000主泵设计寿命60年,为变频器(VFD)驱动的立式、单级、全密封、高转动惯量、鼠笼式异步电机式离心泵,整个转子组件、径向和推力轴承完全浸润在主冷却剂中,定、转子电气部分通过定、转子屏蔽套实现与主冷却剂的隔离。AP1000主泵具有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等特点。

  山东核电消息显示,目前海阳1号机组即将完成热试,2号机组已进入设备安装收尾阶段。2号机组首批主泵的顺利发运是海阳项目今年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这将为海阳项目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并为海阳核电2号机组早日实现并网发电目标奠定基础。

  (刘应忠) 

  

  ACP100压力容器3D

  打印试件性能国际领先

  本报讯 近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和南方增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ACP100反应堆(小堆)压力容器增材制造(3D打印)试件,通过了国家能源局中国核电发展中心、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单位专家的科研成果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两家单位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了国内外最大型电熔增材制造设备,是重大型设备制造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传统制造业的一次变革,材料利用率高、生产周期大幅缩短,国际领先,可实现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在内的核电大型金属构件智能制造。

  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锻造主管道等主设备,技术要求高、生产难度大,一直采用传统工艺,生产周期长、投入大,产品一次合格率较低。本次试件通过技术鉴定,标志着增材制造核电压力容器最艰难的材料基础研发和工艺研发的突破。增材制造无需万吨级重型锻压设备分段制造,其后续焊接成型的压力容器可实现整体成型,产品性能可达到甚至部分优于锻件。重型金属电熔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代表了未来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项变革性的重型金属构件制造技术,为核电装备的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制造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许斌)

 

  恰希玛核电3号机组

  完成临时验收

  本报讯 北京时间12月6日3时30分,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3号机组(C3)通过100小时可靠性示范运行试验,完成了临时验收。

  恰希玛核电3、4号机组功率均为34万千瓦,由中核集团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总承包建设,上海核工院设计总承包,秦山核电负责调试。

  C3于今年10月3日实现首次临界,10月15日实现正式并网, 11月17日实现满功率运转,12月6日完成全部性能试验并通过100小时满功率可靠性示范运行,创造了恰希玛核电机组从首次临界到具备投入商运条件的最短调试记录。

  中核集团已向巴基斯坦出口建设4台3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2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并正积极开展铀资源、人才培训等领域合作。目前,1、2号机组已全面投入运行,保持安全稳定运行。4号机组已进入全面调试阶段,预计2017年上半年有望正式并网发电。

  (钟和)

  

  嘉兴市探索秦山核电

  区域供热可行性

  本报讯 日前,“秦山核电嘉兴区域供热可行性研究”课题专家咨询会议在秦山核电基地召开。浙江省核学会理事长郑本文等8位专家参加研讨会。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技术管理处高级工程师周拯晔代表课题组就热电联产产业现状等10个方面的调研情况向与会专家作了详细汇报。与会专家就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性,从政策到技术全方位展开了深入的论证和研讨,在肯定项目重大价值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调研的宝贵建议。

  秦山核电嘉兴区域供热可行性研究是秦山核电科协组织有关专家调研的阶段性成果,得到嘉兴市高度重视 。若该项目能立项付诸实施,将在全国首创核电站向周边区域输出热能的新模式,对于核电基地区域推进节能减排、改善大气环境具有重要价值。

  (嘉兴)

铁军精神“耀”田湾
关注
资讯
福清核电2号机组首次大修结束(图片新闻)
福建出台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