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09月12日 星期一

《2016中国空气质量管理评估报告》发布

空气污染治理效果凸显(关注)

■凌霖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09月12日   第 19 版)

  近日,清洁空气创新联盟发布了《2016中国空气质量管理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提出,对中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污染物排放控制进展、空气质量管理进展、空气污染治理困难度等方面展开了分析和评估。

  PM2.5污染总体改善,但采暖季仍然严峻

  《报告》提出:2015年,空气质量,颗粒物污染总体改善。PM2.5重点控制区域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上海、江苏、浙江、珠三角、重庆10个省市的(PM2.5)年均浓度相比2014年平均降幅达11.34%。其中珠三角、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江苏、浙江、重庆均提前达到了《大气十条》2017年下降的目标。但北京、天津、河北南部、山东非临海地区及河南大范围地区,超标情况仍然严重。特别是2015年,京津冀地区采暖期的重污染天气频发,其次为长三角地区、两湖地区和川渝地区。而珠三角则已达到治理目标。

  污染物排放控制:SO2、NOX 排放控制取得成效,采暖期SO2有所上升

  2015 年全国 SO2 排放总量几乎达到“九五”实施总量控制策略以来的历史最低值。2015 年全国 SO2 和 NOX(氮氧化物)的总排放量相比 2014年分别降低了 5.8% 和 10.9%。相关证据显示,江苏、上海、浙江、北京、辽宁、河北 6 个省(市),O3 相比 2014 年不降反升。而NO2(二氧化氮)管理情况也不容乐观,北京、河北、上海、重庆、天津、山东、河南 7 个省(市)已经超标。其中相比2014年,重庆、内蒙古、河南、甘肃、贵州、吉林安徽、上海 8 个省(市)NO2 相比 2014 年不降反升。

  在SO2治理上,除山西、湖南未公布数据以外,其他 28 个省(市)年均浓度全部达标,但山东省采暖期 SO2 仍有超标现象。

  需加强 VOCs 、氨排放、柴油机颗粒物以及秸秆焚烧控制等协措施的开展

  由于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同根同源性,限煤、淘汰黄标车等减排措施的落实也为协同减排温室气体带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初步估算,每年全国人为源排放的非氢氟氯碳化物 VOCs(挥发性有机物)约相当于 2.5 亿吨 CO2e(二氧化碳当量),农业氮肥使用排放的 N2O(氧化二氮)约相当于 1.5 亿吨 CO2e,柴油车排放的黑碳约相当于 2.8 亿吨 CO2e,秸秆焚烧排放的 CO2 和黑碳约相当于 3.7 亿吨 CO2e。因此,加强 VOCs 排放控制、氨排放控制、柴油机颗粒物污染控制以及秸秆焚烧控制在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

  立法、标准制定、经济措施、空气质量监测、信息公开等方面都得到一定进展

  2015 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也称“新《大气法》”)正式颁布。该法以环境质量管理为核心,确立了地方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权利和责任,明确了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重污染天气应对等方面的法律依据。

  2015 年国家出台12 项大气相关的环境标准;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福建、重庆 7 个省(市)实施了共计 25 项新的大气相关的标准且已在环保部备案。排污费收费标准的提高、按日连续计罚的实施更好的发挥了通过经济手段促进减排的效果。全国338 个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具备 PM2.5 等 6 项指标的监测能力。信息公开方面较 2014 年取得较大进展,更多省(市)公开了年度工作方案执行效果的评估报告。

  深圳连续两年空气质量达标,实现了蓝天、低碳和经济发展的多赢;兰州加强执法,打造了国内外瞩目的“兰州蓝”;这些地区在空气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所借鉴。

  完善标准是关键

  《报告》建议,未来进一步实现空气污染治理,核心还是需要以地方政府为主体,尽快建立空气质量达标管理标准。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2015 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较之前有了一定的调整,但未来调整压力依然巨大。建议通过提高环境标准并加强执法、增强对重污染行业的准入限制、加大补贴、收费等经济措施与企业的环境绩效挂钩力度、差别化能源价格等手段。一方面倒逼重污染企业的退出,另一方面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以达到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目的。

凝聚节能共识 提升能效水平
空气污染治理效果凸显(关注)
落实限额标准监督检查在行动(“节能有道”)
余热暖民工程推动供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