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09月05日 星期一

海西供电党员服务队:行走的红色风景线(“两学一做”)

■本报特约撰稿 王雅白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09月05日   第 24 版)

   近年来,青海海西供电公司“昆仑驼舟”共产党员服务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让党旗更红,让海西更亮”为宗旨,让国家电网提出的理念实践落地,成为海西大地上“行走的红色风景线”。

  红色服务进藏家

  2004年,唐古拉山镇128户牧民群众积极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移民搬迁到海西居住。

  8月21日,海西供电公司“昆仑驼舟”共产党员服务队来到这里,推开一扇庄廓院的大门,队长谢盼欣问到:“老人家,家里的电有没有啥问题?”“好着哩,自从你们上次换了电线,就再也没停过电。”63岁的老支书更尕南杰拉着谢盼欣的手回答。

  从老支书家出来,谢盼欣麻利地打好保险带,攀着脚扣,检查了一遍路旁的箱式变压器。送他们到村口时,更尕南杰指着一处标有国家电网标识的电杆说:“前几年,国家电网给给村里户户通了电,去年又把村里的下户线改造了一遍。今年还要把村里的电线全都埋到地下去。”

  红色音符唱响“好声音”

  长江源村的秋央卓玛今年22岁了,卓玛的生活从2004年起彻底被改变,她和舅舅桑吉德一家人结束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定居于此。父母的早逝让卓玛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苦难。作为海西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的资助对象,卓玛无疑又是幸运的。服务队专项爱心基金是由队长谢盼欣和队友们自发捐款成立的,这个基金为远在海拔4200米的唐古拉山乡沱沱河村的藏族孩子们送去过书包、字典;为秋央卓玛送去过本子、铅笔;为守护三岔河大桥的武警官兵送去过安全用电小册子。

  “是电改变了我的生活、我们的生活、这里所有人的生活。”卓玛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意思,重复了又重复。“放牧生活根本不是你们想像的美和浪漫的象征,恰恰相反,它是生活的艰难。放牧的生活是不安定的,帐篷不是家,里面没有灯,怎么能算家呢?有了房子,有了电,有了温暖,才像个家。”

  红色服务“电靓”盐湖城

  格尔木素有中国盐湖城的美誉。一望无际的盐田里,一座座铁塔,静默地承载着光明。与别处不同的是,这里的塔基是用一个个沙袋垒成的,形成规则的梯形。

  格察高速公路边的110千伏盐察I回和盐达I回、II回属于盐密灰密重灾区,空气中的灰尘和盐分含量很高,对线路绝缘子的腐蚀性特别大,需要经常取绝缘子上的盐密和灰密进行测试,以检测绝缘子的绝缘强度。这里唯一的一条道路是运输钾肥的车辆从盐田中硬碾出来的,硌得脚生疼。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谢盼欣和队友们常年徒步在盐湖中巡线。

  多年来,海西供电公司“昆仑驼舟”共产党员服务队以统一的指挥、密切的合作、快速的反应以及有力的保障为企业赢得了声誉,也让党员服务队的承诺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践,拉近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距离。

资讯
习总夸奖状元技工许启金(金牌工匠)
关注
辽宁电力:学以致用成效落地
海西供电党员服务队:行走的红色风景线(“两学一做”)
武乡供电党员服务队传承老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