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08月22日 星期一

中山供电精益管理保用电

■本报记者 路郑 通讯员 胡家玥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08月22日   第 22 版)

  近年来,在广东中山市民的心中,供电的存在感越来越“弱”,因为常年都不曾经历停电,时时享用持续稳定的供电和呼吸喝水一样成了最日常普遍的事儿。据统计,累计今年1-6月,中山供电局全口径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1.02小时,供电可靠率为99.9765%,综合电压合格率为99.999%,上升0.001%;市中心、城镇、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率分别为99.999%、99.999%、100%。如此漂亮的成绩单里,蕴藏着中山供电局多年来一如既往的对供电可靠性的精益化管理。

  “融”和“用”推进设备规范化管理

  今年上半年,中山供电局坚持抓好“融”和“用”两个字,持续推进设备管理工作中体系运转和审核的常态化。该局生产设备管理部副主任刘汉君表示:“我们首先把发现的、要改进的问题融入到业务指导书,再在日常工作中,运用季度查评这个工具对两书进行修编完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环管理。”

  据悉,中山供电局一方面把设备管理规范化管理标准、设备管理工作质量评价标准、以往设备管理存在需改进的问题、两书应用问题和体系审核发现问题的整改要求等融入业务指导书,作为日常工作标准;另一方面,更加关注两书落地应用情况的监督和指导,持续用好季度查评这个工具,基于两书对日常工作评价和现场查评的标准进行修编完善,同时在修编过程中更加注重常态机制的建立、评价的可操作性,以及持续改进。

  另外,该局生产设备部进行了创新探索,成立了变电设备FMECA分析方法研究工作组,确定了FMECA分析方法研究方向和试点研究设备,结合FMECA方法在GIS设备、主变设备应用成效,明确FMECA在设备故障、紧急、重大缺陷中的使用要求。同时,结合系统内发生的事故事件不定期下发基于问题的作业风险评估工作要求和指引,提升作业风险评估数据质量和基层班组作业风险库应用水平,使基层班组真正清楚作业风险评估数据的应用途径和作业风险管控体系的运作模式。

  配电自动化改造持续领跑

  配网作为输配电系统最后一个环节,其自动化的实现程度与供用电质量、可靠性密切相关。

  对于中山供电局而言,其配网自动化起步于2000年,经过三期工程建设,该局配网自动化系统三遥终端初具规模。“一开始成效并不明显,后来我们开始尝试采用馈线自动化和故障定位等新的自动化模式。”该局生产设备部负责人林韶文表示,经过几年的功能完善和经验积累发现,这种模式具有建设周期短、经济实用的特点,更适合中山地区的配网自动化发展。

  林韶文介绍,针对主网网架,中山供电局以500千伏变电站为核心,220千伏采用双回环网链式结构。针对10千伏配网,该局从2006年开始进行全面规划,突破原有环网模式,提出具有中山特色的“三分、两自、一环”的配电网建设思路:“三分”就是供电分区、结构分层、产权分界;“两自”是架空线馈线自动化和电缆网故障自动定位;“一环”是提高配网环网率。目前,中山城镇线路环网率、公用10千伏主干线路自动化率均达到100%,是“南方电网公司配网自动化示范基地”。下阶段,中山供电局将组织配电自动化改造项目可研审查,落实进入2016年投资计划,在“一镇一册”配电网规划中,全面落实配电自动化规划,并于“十三五”期间,逐步实现中山供电局配电自动化“二自”的提升。

资讯
辽宁电网新能源消纳水平不断提升
动态
蒙东电力作风建设以上率下促发展
晋中供电黎明党员服务队抢修送光明(图片新闻)
安庆供电“网格化”抢修便捷更高效
中山供电精益管理保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