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06月27日 星期一

草根大工匠电气检修绝活多(基层风采)

——记“陕煤化黄陵矿业十佳班组长”高级技师盛红杰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06月27日   第 15 版)

  处理一台采煤机故障最快需要多长时间?刚刚被评为“陕煤化黄陵矿业十佳班组长”的机电公司高级技师盛红杰最清楚,30分钟。

  这是令整个煤炭行业都叹服的速度。

  放眼陕北高原,一片葱郁。6月17日,在陕煤化黄陵矿业机电公司电修车间,盛红杰正在用万用表对采煤机的控制线路进行检测,在30度的高温环境下,他额头上渗出密密的汗珠却无暇顾及。像这样专注于检修工作的镜头,盛红杰重复了26年。

  环顾电修车间,不足10平米的采煤机检修“五精”岗现场,整齐的摆放着盛红杰发明的各种创新。26年来,经他检修过的电气设备多达上万台,攻克了智能化综采设备检修的技术难关,他所改进的“双变频同频率”采煤机检修工艺每年为公司节约资金上百万。

  从“一窍不通”到“技术大拿”

  1990年,退伍后的盛红杰转业到陕西煤炭建设公司,成了一名维修电工。可对电工知识一窍不通让他在工作中四处碰壁,遭受冷眼。他暗下决心,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把本职工作干好干精才能在岗位立足。

  白天在工作岗位上,遇到不懂的他就问老师傅。晚上,他一个人抱着专业书学到凌晨。通过自己的努力,盛红杰很快从一个门外汉成为电气检修的行家里手。

  2014年5月8日,陕煤化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1001智能化无人开采工作面首次在综采三队实现了一键启动,作为煤炭开采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革命,该项技术改变了我国330多万井下矿工的工作状态。可该套智能化设备的后期保养和维护却成了机电公司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时任机电公司电修车间副班长的盛红杰临危受命,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突破智能化设备检修方面的技术障碍。晚上他上网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白天他打开设备实物一件一件对照查看, 连着3个月往返于井下和车间,盛红杰了解了所有设备原件的名称、型号和功能,他对上千种零部件做了详细的记录,建立了全面的设备档案,为后期的维修提供了珍贵的技术资料。

  2016年3月,机电公司首次承担了智能化综采设备的维修任务,作为 “主治”专家,盛红杰仅用了2个月便完成了该套设备的维修。

  “全国首套智能化综采设备,他用了俩月就修好了,听着有些夸张,可这是事实。”该公司一号煤矿综采三队队长,全国劳模曲志欣说。

  2015年,盛红杰通过自学掌握了矿用组合开关计算机编程技术。同年6月,他代表黄陵矿业参加了2015年中国技能大赛—“冀中能源杯”第六届全国煤炭行业技能竞赛,并取得优秀奖。

  矿区的“草根创客”

  “工作就是在创造,我们在探索未知的同时要不断的创新优化。”盛红杰说。

  普通电烙铁在使用过程中加热慢、散热快,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盛红杰设计制作了电烙铁电阻附加装置,巧妙地解决了该问题,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该装置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从2003年至今,他先后参与了30项创新,其中行车配电柜接触器改造、配电柜电缆优化布置法等创新项目先后获得黄陵矿业科技创新成果奖。此外,他还参与设计了智能化设备检修的工艺优化,其中电动机试验自动水循环装置、电气综合检修试验平台、采煤机电气系统检修试验台、三相电同步实验仪等11项新型实用技术项目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在智能化设备检修处于技术盲区的时候,你们自主设计制作了该套设备的检修工装平台,敢于创新,主动而为,走在了同行业的前列,为矿山机电维修做出了表率。”2015年5月19日,机电公司作为全国煤矿自动化开采技术现场会的分会场,与会代表在参观了机电公司自主设计制作的智能化设备检修工装平台时激动地说。

  26年来,他个人创新32项,经他优化的检修工艺流程达数十条,为公司节约资金近800万元。

  让技术得以传承

  “待人真心,技术上丝毫不保留,有这样一个好师傅,我们感觉到幸福。”这是电修车间职工杨亚峰对盛红杰的评价。

  2013年,一号煤矿311工作面采煤机发生故障,生产中断,需机电公司配合抢修,正好盛红杰请假,这可急坏了一号煤矿的区队领导。此时,郗卫平在众人的“质疑”声中被安排下井处理故障,抢修现场的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查找隐患、解决故障、调试完好,在井下职工的惊叹声中,郗卫平修好采煤机,生产恢复正常。井下职工纷纷询问他师出哪里,当得知他是盛红杰的徒弟时,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到“难怪技术这么硬,师出名门么!”。

  像这样的徒弟盛红杰在矿区带出了上百个,这些人都成为岗位上行家里手。由于他平时传、帮、带的作用,在黄陵矿业举办的2013年职工技能大赛中,该车间包揽了综采维修电工高级工和中级工的全部奖项。

  “一个人技术好了不算好,整个班组技术好了才是真好。”盛红杰这样说。

  2014年至今,该公司先后分3次对兄弟单位90余名职工进行电工培训,盛红杰担任培训的指导老师,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受训的学员回归单位后都成了生产中的技术“大拿”。该公司也因此成为整个矿区机电人才的培养基地,受到矿区广大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

  (曹川)

资讯
精准培训帮扶安置失业转岗职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微评)
开滦林南仓矿提升青年员工技术(图片新闻)
以安全生产月促体系安全(一家之言)
草根大工匠电气检修绝活多(基层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