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武晓娟报道:6月20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方案》从确保能源安全供应、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三个方面,明确了15个领域的能源装备发展任务。
当前,我国能源技术装备制造业面临能源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挑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部分关键核心技术缺失、传统产品产能相对过剩和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不足等矛盾仍然突出,亟需转型升级。
为此,《方案》提出,到2020 年,突破一批能源清洁低碳和安全高效发展的关键技术装备并开展示范应用,制约性或瓶颈性装备和零部件实现批量化生产和应用;到2025 年,新兴能源装备制造业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较完善产业体系,总体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部分领域能源技术装备引领全球产业发展,能源技术装备标准实现国际化对接。
值得关注的是,煤炭、油气等传统能源领域的装备发展,将更强调智能化、清洁化;对于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将通过科技攻关,实现装备高效、大型化。
《方案》除在对各大领域关键设备的技术攻关任务做了具体部署外,还提出将研究制定和细化政策措施,提出具体工作计划和年度重点任务,具体衔接协调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有关规划、政策、工程、专项和走出去工作等,研究落实依托工程,促进首台套能源装备的推广应用。
为推动能源企业与装备制造业联合形成自主创新合力,下一步,将由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组织能源企业和装备制造企业对接,制定装备自主创新工作方案,协调和推进装备自主研制、试验鉴定和试验示范,加快形成重大能源装备成套能力。
根据《方案》,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能源装备建设项目,将给予金融、贷款等政策优惠。同时,相关部门将研究统筹利用财税、价格、项目考核和运行监管等手段,支持能源装备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方案》鼓励和支持各类能源项目制定能源装备自主创新工作方案,积极承担能源装备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任务。对国家明确的承担首台套重大装备试验示范的依托工程,试验示范期间适当给予安全运行考核政策支持,并进一步研究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鼓励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能源装备首台套项目开展保险和再保险。
《方案》还要求相关部门引导和督促制造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质量保障能力,有效推动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此外,《方案》强调,要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和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健全能源装备国际合作服务工作机制。加快现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修订、整合和完善,提高标准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