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01月04日 星期一

资讯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01月04日   第 19 版)

  国内首个瓦斯发电

  尾气脱硝装置

  在晋煤集团投用

  本报讯 日前,从晋煤集团获悉,国内首个瓦斯发电燃机尾气脱硝装置在世界最大的瓦斯发电厂——寺河瓦斯电厂成功启用,燃机尾气氮氧化物排放量可降低到原有的1/6,标志着瓦斯发电尾气处理取得了又一新突破。

  长期以来,晋煤集团以建设环保型绿色矿山为目标,综合利用低浓度瓦斯、煤泥、煤矸石进行发电,实现了“产煤不烧煤发电不用煤”的目标。尤其是将过去排放在大气中的矿井瓦斯通过预抽用于发电,绿色电力产业成为企业转型的特色品牌。晋煤集团拥有瓦斯发电机组102台、现运行瓦斯发电装机容量达199兆瓦的瓦斯发电集群,在运瓦斯发电装置运行时数达7700小时/年以上,比山西省省内内燃煤电厂多出约4700小时/年,年利用瓦斯(折纯) 2.1亿立方米,每年减排二氧化碳量近300万吨。

  使清洁能源利用超越昨天更加“完美”,是晋煤集团为矿山环保升级筹划的新路子。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5年,晋煤集团将瓦斯发电燃机尾气脱硝项目作为重点环保改造工程,先后投入4700余万元,利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主要针对全厂12台6t/h余热蒸汽锅炉进行烟气脱硝改造,通过加氨将燃机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使燃机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降低到不足之前含量的1/6。也就是说,以过去一年所有燃机尾气氮氧化物量排放量为200-300/Nm3,现在仅仅有40-50mg/Nm3以下,大大降低了的排放量,为矿山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宋薇)

  

  青海新能源5年

  累计碳减排1500万吨

  本报讯 截至2015年底,青海新能源5年累计上网电量达181.8亿千瓦时,对应到火力发电,相当于节约燃煤消耗600万吨,减碳排约1500万吨。

  青海是中国太阳能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日照时间长,年总辐射量达5800至7400兆焦/平方米。同时,青海有可用于光伏发电和风电场建设的荒漠化土地10万平方公里,被认为是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理想之地。

  据青海省能源局测算显示,每百万千瓦新能源电站并网发电后,与相同发电量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50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6900吨、二氧化硫5700吨、二氧化碳154万吨。目前青海新能源已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为607万千瓦,约占该省电力总装机容量的三成。其中大规模集中并网光伏电站总容量560万千瓦,5年累计发电量170亿千瓦时,风力发电总容量46.7万千瓦。

  此外,截至2015年底,青海新能源5年累计减排二氧化硫5100万吨,减排氮氧化合物4440万吨。

  青海新能源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至2010年,青海官方将太阳能光伏产业列为该省十大重点产业之首加以扶持,与此同时,其它以风能、分布式光伏为主的新能源发电也得到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青海并网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为607万千瓦,约占该省电力总装机容量的三成。

  (张洪平)

  

  兰州石化“十二五”

  污染减排任务完成

  本报讯  2015年1月至11月,兰州石化公司炼油综合能耗累计达到63.39千克标准油/吨,同比下降0.78千克标准油/吨;目前加工每吨原油耗水量由0.53吨降至0.51吨。2008年以来,兰州石化连续7年获得集团公司节能节水先进企业荣誉称号,并且进入中国石油加工吨原油耗水量先进行列。

  在能耗水耗下降的同时,兰州石化污染物排放量也逐年下降。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与收官“十一五”的2010年同期相比,2015年1月至10月,兰州石化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分别下降19%、50%、31%、21%和29%,全面完成“十二五”污染减排任务。

  技术进步是节能降耗的原动力。兰州石化加快推进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利用装置停工及大检修时期,完成火炬气回收利用节能优化改造、乙烯能量优化及配套、3号炉和4号炉火嘴更换、蒸汽减温减压发电优化改造项目甩碰头施工等工作。同时,兰州石化着力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公司采用汽、柴油加氢等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每年消除汽、柴油生产过程碱渣2.4万吨,实现了生产过程清洁和产品清洁;组织员工精心开好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回用装置,经过气浮、曝气生物、混凝沉淀等主要生化和深度处理工序,将生产污水变为可用淡水,应用于设备冷却、锅炉补水等方面。截至去年12月30日,污水处理厂2015年累计完成污水回用总量534万吨。

  (张华)

绿色发展节能大有可为
资讯
推行节能减排完成“十二五”目标(图片新闻)
煤化工发展成败关键在于节能减排(评论)
重雾霾地区实施煤炭消费负增长
环保行业跨界并购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