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01月04日 星期一

关注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01月04日   第 13 版)

  华北油田创新驱动

  唤醒“长眠井”

  本报讯   截至2015年12月29日,中石油华北油田分级分批唤醒207口长停井,累计增油近5万吨,助推油田走稳产增产之路。

  华北油田现有长停井2188口,占油井总数的23.1%。油田创新思路和方式方法,提质增效,开展长停井恢复工作。

  创新工作思路,确保长停井恢复既增油又增效。华北油田系统梳理长停井地质资料,重新评价油气藏、重新统筹优化长停井治理方案,对有恢复价值的长停井按照潜力大小、效益高低排队,地下、地面、效益有机结合,安排长停井的恢复工作。

  创新复产方式,做到长停井复产与产能建设、综合治理、优化工艺措施和地面简化、新工艺新技术应用有机结合,实现井网调整完善提产量、油藏稳产缓递减、提效降本效益显、利器破题提单井产量的工作成效。其中,鄚州油田通过两年的实施,已见到了明显效果,日产油由82吨上升到146吨,含水率由73.2%降至68.7%,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由6%上升至12%。

  创新效益评价体系。油田针对不同类型油井,分别确立复产井的经济产量下限。同时,结合经济效益平衡点,进一步确立油井生产的最高含水上限,让长停井存量真正变为效益增量,助推油田有质量有效益发展。

  (何宏芳)

     

  中石化首套油基岩屑处理装置投产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中国石化获悉,公司自主研发的首套油基岩屑处理装置在重庆涪陵页岩气田正式投产。处理后的岩屑含油量低于国家0.3%的标准,可作为耕用土壤回填到农田当中。

  油基岩屑处理是国内外页岩气施工中的环保难题。油基岩屑是注入油基钻井液后、打通开采页岩气“通道”时产生的“废物”。对油基岩屑的无害化处理,一直是页岩气开发中难以攻克的环保难题。而且用于涪陵页岩气田开采的油基钻井液均为中国石化自主研发,成分、配方与国外产品不同,因而无法复制国外公司的油基岩屑处理经验。

  作为涪陵页岩气开发工程的技术服务商,中国石化旗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从2014年涪陵页岩气田开发伊始就着手组织技术攻关。经过反复试验、调整装备,攻克了超高温环境下机械运行、固液混合物料控量传输等世界性难题,建成了国内首个油基岩屑处理中心,成功实现油基岩屑处理收集不落地、存储防渗透、处置无害化、排放高标准,填补了页岩气开发油基岩屑大批量无害化处理技术空白。目前,该装置日处理岩屑能力为60方,年处理能力15000方。

  该技术还实现了油基岩屑中废油的循环利用,可从岩屑中提取12%左右的柴油,再次配置油基钻井液。经过处理后的岩屑不但可回填作为农用耕地,还可以制成水泥、砖头等建筑材料。

  油基岩屑处理项目是中国石化“碧水蓝天”环保重点项目之一。2013年,中国石化推出“碧水蓝天”环保行动。“碧水蓝天”环保行动计划3年投入228.7亿元, 实施803个环保综合整治项目,极大地改善了作业现场及企业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       

  (吴莉)

关注
中国完井防砂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中石化销售公司组建首届董事会
国内首台侧钻井超级
储能钻机投入工业试验(图片新闻)
中国石油车用汽柴油提前升“国五”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