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新”“老”对打争抢国际生意

利比亚国油上演“双城记”

本报资深记者 王林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11月30日   第 08 版)

  3月高喊“独立”的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NOC)恐怕无法独善其身了。随着利比亚内战不断升级,获得国际认可的位于港口城市托布鲁克(Tobruk)的东部政府已经创建了新NOC,意在挤掉位于首都的黎波里的老NOC,目前后者已经处于反对派政府的掌控下。

  一时间,两家均强调各自“合法性”的NOC围绕利比亚石油工业展开了激烈争夺,一个是历史悠久的老牌国企,一个是陡然而生的新兴势力,各执一词的局面恐将让本就对利信心不足的外国能源公司渐行渐远。“老”“新”对掐鹿死谁手,还真难说呢!

  嘉能可“冒头”促争执升级

  日前,一则有关“大宗商品交易巨头嘉能可(Glencore)与老NOC敲定石油交易”的消息,让“新”“老”之间的“暗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金融时报》11月20日报道称,嘉能可与的黎波里的国民代表大会(GNC)政府谈妥,将为老NOC的原油产量找买家,帮助利比亚这个饱受战争蹂躏的北非国家提高财政收入。

  消息称,这份协议已从9月开始筹备,其中附带12月更新这一选项。根据协议,嘉能可将负责把老NOC约15万桶原油日产量卖掉,这相当于当前利比亚出口总量的一半。

  老NOC发言人Mohammad Elharari表示,的确与嘉能可达成了一份石油协议,但拒绝公布细节。

  有分析师指出,嘉能可此举意在解决贸易商和石油公司因输出当地原油而面对的战乱和安全问题。这份协议为利比亚确定了一个固定的买家,许多贸易商和石油公司出于对利比亚港口装载和运输等安全问题的考量,不得不将其列入“黑名单”。

  路透社指出,2013年嘉能可和超达(Xstrata)合并后,业内更关注其在矿产资源方面的贸易动作,但其仍是全球数一数二的独立石油交易商。受此消息影响,嘉能可在伦敦股交所股价下跌5个百分点。

  利比亚《商业新闻》指出,嘉能可同意帮老NOC出售原油,装载码头定在东部的哈里盖港(Marsa el-Hariga),这是利比亚当前最大原油码头。该报援引一位消息人士的话称:“自Ras Lanuf炼油厂关闭后,每日约有22万桶原油剩余。我们无法保证生产不会被中断,但还有剩余产量的时候,应该卖掉。”

  事情并不会按着剧本走,哈里盖港目前在托布鲁克政府的掌控之下,后者决不会坐以待毙。果然,3天后,托布鲁克政府下达禁令,禁止嘉能可在东部港口装载石油,以此拒绝承认嘉能可与老NOC的协议。

  彭博社11月24日报道称,托布鲁克政府宣布,如果嘉能可执意与GNC政府合作,将禁止该公司旗下任何油轮在东部港口的装卸和运营工作。新NOC董事长Nagi Elmagrabi已经向嘉能可致信确认此事,但后者没有回复。

  随着Ras Lanuf炼油厂关闭,GNC政府希望给利比亚“无事可做”的原油找买家,而托布鲁克政府则坚持不允许这些能源资源离开利比亚。

  随着利比亚内战不断升级,大部分石油基础设施受到罢工、封锁和战斗等影响而处于停摆状态。IEA数据显示,11月初利比亚日产量约41.5万桶,出口量约30万桶/日。

  国际油企更倾向“正宗血统”

  至于“新”“老”谁更占优势、更有话语权,目前还真不好说。大部分石油港口等关键能源基础设施都位于东部地区,在新NOC的掌控下;而所有合同和款项则通过坐镇首都的老NOC以及利比亚中央银行实施,中央银行是当前内乱不断的利比亚仅有的几个维持运营的国有机构之一。

  美国北非风险咨询公司(North Africa Risk Consulting)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杰夫·波特(Geoff Porter)表示:“我们无疑将看到一场石油之战,不仅是在法庭上围绕合同和款项进行唇枪舌战,还将在油井、港口等实地斗得不可开交。”

  显然,这样“相爱相杀”的纠结关系,让任何一方政府都无法独立掌控利比亚的石油工业,而解锁本土资源并从中获利,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关键,也将决定NOC的最终归属。因此,两方政府都开始最大程度地拉拢外国能源公司,托布鲁克政府尤甚。

  8月,托布鲁克政府任命工程师Nagi El-Maghrabi担任新NOC的董事长,希望他能够尽快与外国公司谈妥“新”石油合同。9月14日,新NOC在马耳他(Malta)召开会议,与30多家能源公司和贸易商进行了短暂会谈,游说他们认可新NOC的地位,并与后者重新签订合作协议。

  Nagi El-Maghrabi甚至抛出了大诱饵,“支持我们的公司将获得丰厚的项目分成份额”。他预估,新NOC在未来5年内有望实现200万桶/日的产量目标。他呼吁外国公司将阵地转移至东部地区,并表示托布鲁克政府将绕开的黎波里的中央银行,在迪拜和埃及的银行注册账户。

  但可悲的是,英国石油公司(BP)、意大利埃尼集团(Eni)、法国道达尔等大型油气公司并未参与这场会议,他们始终认可“血统纯正”的老NOC,而与后者的合作协议是有约束力和法律效力的正式合同,白纸黑字更有说服力。

  《华尔街日报》援引一位石油交易商的话称:“东部政府的确是联合国认可的合法政府,但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让我们举步维艰。”

  劳埃德资本(Loyd Capital Partners)加利福尼亚公司负责人爱德华·劳埃德则表示:“鉴于利比亚当前的政治环境,我们对于涉足该国持谨慎态度,尽管对利比亚石油勘探和生产兴趣浓厚,但仍然希望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再做打算。”

  事实上,国际能源公司一直不愿切断与老NOC的联系,更没有耐性与新对象就敲定合作协议“再走一遍老路”。对这些外国公司而言,在商言商不谈政治,只认文件不认人,落在笔头上的文件才具优势。不管谁当家,只要能够赚钱,和谁谈买卖都是一样的。

  因此,外资对于利比亚的“家务事”肯定是能避则避,像嘉能可这样甘当“出头鸟”的为数不多。毕竟,与老NOC签署的合同具备法律效力,与利比亚中央银行的财务往来记录在案,托布鲁克政府再具备政治优势,也无法推翻这些白纸黑字的证据。

  美国《外交政策》撰文称,与其说NOC是利比亚的石油生产者,其更像是该国石油工业的监管者。由于缺乏知识和专业技能,NOC通常需要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开采本地资源,同时担当监督管理和生产这两项工作。这意味着,周旋于外国公司和利比亚政府之间,NOC的负责人需要具备丰富的沟通技巧和官僚经验。

  但看看新NOC的现状,Nagi El-Maghrabi本人是技术出身,此前甚至都没有担任过部门负责人,管理能力和经验可算是新手一枚;而托布鲁克政府现任首相辛尼(Abdullah al-Thinni)更是个只谈军事不懂商的门外汉,他甚至都不明白运营公司是怎么回事。这样的两个“顶梁柱”如何让新NOC与资深老道的老NOC抗衡?

  再看看老NOC的情况,年收入超过300万美元,算上子公司和合资公司,员工人数达到5.5万,与油田运营商和交易商签订的合同在法律上有效且仍在继续执行,交易款项仍会源源不绝地存入中央银行,地理位置的便利和稳定运营,让老NOC和中央银行可谓“双剑合璧”,外资有失偏颇的确情有可原。

  对利比亚而言,“窝里斗”绝不利于石油产业稳定发展,外资公司也绝不会在“选边站”上费心,达成和平协议让“新”“老”统一才是国家石油公司唯一的出路。

利比亚国油上演“双城记”
因地制宜是外企在华投资的首要战略(跨国公司在中国)
资讯
美司法部批准斯伦贝谢收购卡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