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8月17日 星期一

淮安河湖岸电覆盖率达七成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8月17日   第 25 版)

  本报讯 近日召开的江苏省淮安市港口岸电工程建设观摩会透露,今年以来,该市完成了金湖新港、盐化工通用码头、涟水华昌化工、涟水粮食产业园等14个港口156套小容量岸电系统建设,绿色循环低碳港口建设覆盖率达75%。

  港口岸电是一种新型环保技术,通过岸上供电设施向靠港船舶提供电力,满足船舶在靠港期间的冷藏、生产、生活等用电需求,能够有效减少辅机发电造成的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相比燃油发电,船舶使用岸电,成本可降低30-40%。因岸电技术在节能减排和治理污染方面的突出成效,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淮安境内有洪泽湖、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京杭大运河、苏北灌溉总渠、入海水道、入江水道等,河湖、水道纵横交错。

  为推动全市港口、码头岸电工程落地,3月24日,淮安供电公司与淮安市港口管理局签署《关于港口岸电工程建设项目的合作框架协议》,并召开岸电技术应用推广会,明确双方工作重点,优势互补,确保淮安全市沿河、沿湖岸电工程快速、安全、全面推进。

  淮安供电公司通过对全市港口、码头的走访调研,决定建设金湖港、洪泽复线船闸码头、新港码头等示范工程,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岸电系统普及,充分发挥电力能源零排放、低噪音、低能耗等优势,有效降低船舶污染排放。“以往柴油机发电,噪音大,夜间还要起床加水,很麻烦。使用岸电后,方便、环保,更节约,我每天使用20度电左右,一个月可以节省300多元。”日前,停泊在金湖新港的运输船船主老潘介绍了使用岸电后的感受。

  据该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夏文坚介绍,到2015年年底,淮安将对全市规模较大的码头完成岸电全覆盖,全年预计减少油料消耗1340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180吨、二氧化硫108吨、氮氧化合物120吨。

  淮安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柳惠波表示,将进一步配合港口管理局加快推进岸电设施建设,开通“绿色通道”供电服务,优化供电方案,缩短工作时限,推动船舶受电系统改造,率先在全省实现沿河、沿湖岸电系统全覆盖,促进淮安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梁德斌 张涛 张日荣)

电动汽车充电桩当下应共担风险(评论)
微电网迎来发展新机遇
山东农网改造 410万农户受益(关注)
敦格电铁青海段供电工程加快推进(图片新闻)
淮安河湖岸电覆盖率达七成
栉风沐雨铸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