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8月10日 星期一

草根发明家有大能量

——记全国技术能手、山东济宁供电公司员工孔令明

本报记者 姚海棠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8月10日   第 28 版)

  全国电力行业技师能手、国家电网公司优秀操作技能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技师、济宁市“十大能工巧匠”……当一位穿着工作服、面带笑容的山东大汉出现在记者面前时,依然很难相信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济宁供电公司“精进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孔令明。

  从刚开始蹲守8座变电站,到现在负责53座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的运维;从刚参加工作时的茫然无措,到现在的创新团队带头人,29年间,不论春夏秋冬,孔令明不停地奔波在不同的变电站间,坚守着自己的梦想。

  小创新 重实效

  刚走进济宁供电公司“精进创新工作室”,我便被眼前这间有两层楼高,里面设备完善、陈列整齐的仿真实训室所震撼。“为了给工作室创造一个良好的试验环境,使试验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我们的创新工作室包括开发试验室、仿真实训室和教研室。这个仿真实训室里安装了变电一、二次主要设备,模拟实际现场环境,进行培训和创新研发。”孔令明向记者介绍。

  “在这里,我们可以对研发工器具的点子进行交流,通过工作室制作出来,并这里模拟实际现场环境进行检验。”毕业于西安交大的研究生程现铁告诉记者,“所有的实验仪器中,最重的电抗器搬运起来既繁琐又危险,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请当地吊车协助。孔班就带着团队一起想办法加厚底座、减少电流,仅此一项就为公司节省了二三十万元。”

  不过,在孔令明所有的发明中,最令他骄傲的还是停放在室外的集成高压试验车。济宁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目前负责着53个变电站的日常检修任务,管辖区域广、设备维护多。2012年以前,电气试验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大都为分体结构,为了完成一台220千伏主变压器的预防性试验工作,往往需要装载很多仪器设备,由于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以及存在频繁装卸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现场试验效率。

  几次这样的经历后,孔令明先是有备无患的选择带两套设备外出实验。随后,他在工程车设计上动起了脑子,既然车必须要开出去,那么能否像电视转播车一样,把精密的仪器设备嵌入到车辆中,增加运输的稳定性呢?

  想法一出,他便阅读了大量相关材料,一有空就去阅览室里查资料,后来,经过细致的调查和研究,他与一家工程车辆制造厂取得了联系,并提供了设计方案,几经修改和完善,终于在2012年12月迎来了山东省第一辆集成高压试验车。这个大家伙把所有电气试验需要的仪器全部集成到了车体中,工作人员在试验现场只需简单的接线、拔线,试验所需人数由过去的6人削减至2人,效率翻了一番。

  “每次攻关也并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孔令明说,“但是,只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们都应该为这种创新意识打开方便之门,为更高效便捷的工作奠定基础。”

  小细胞 大能量

  “带头人一枝独秀不是结果,带动大家出彩才是目的。”孔令明常在创新工作交流中分享他的创新思想,“搞发明创意离不开群策群议,每个人提出一点想法,看似很难解决的问题就可能很快解决,远比一个人关在屋里闷头想效果要好。”在孔令明看来,创新团队的成立为他的创新工作带来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记者看到,工作室墙上挂着孔令明总结的“问、论、汇、施、馈、推”的六字学习工作法,他还为每一位成员量身订做了学习规划,使员工能够根据自身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主动查缺补漏,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最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贴在工作室外面展板上的一张张笑容满面的“全家福”。

  “这里不仅是创新的地方,也是我们另一个家。”程现铁一脸幸福的告诉记者,作为工作室的带头人,孔令明除了鼓励每个人提出有创意的工作方法外,他还在生活上对每一位年轻员工进行无私的照顾。

  “同事李斌去北京培训,正赶上北京降温,孔班第一时间在群里发微信让他多买件衣裳。原来没想过枯燥的电力一线也有如此温馨和充满创意的工作环境,跟着孔班实在太酷了。”程现铁深有感触地说。

  在孔令明的带领下,工作室的创新工作得到持续推进和深化,小细胞迸发出了巨大能量。1名员工获得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3名员工分别连续三届荣获济宁市“十大能工巧匠”称号,1名员工荣获山东电力油务试验技术比武个人第一名。并涌现出2名国网公司优秀专家技能人才、山东省首席技师,6名山东省电力公司中级人才、7名初级人才。2013年,孔令明技能大师工作室被山东省电力公司评为创新工作室示范点。 

资讯
草根发明家有大能量
动态
抗日烽火中的“小喇叭”(光辉岁月)
枣庄供电党员服务队看望铁道游击队老兵(图片新闻)
治“家”严谨的高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