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7月27日 星期一

中国华信与俄气石油达成合作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7月27日   第 14 版)

  本报讯  近日,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石油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俄气石油”)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俄气石油将向中国华信转让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贝加尔项目三个油田区块股权,双方共同投资开发贝加尔项目并共享收益。勘探资料显示,三个区块油气储量预计可达19.05亿桶油当量,距离“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90公里,临近“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对油气输入我国和输出具有极佳的地理优势。

  据了解,东西伯利亚地区贝加尔项目位于俄远东地区,人口稀少,是俄近几年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重大开展地区。 

  通过“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华信能源局在俄油田将会快速进入中俄东线原油管道,并最终投向黑龙江等地。按照规定,2018年将实现中俄东线原油管道的通行。

  其实自2014年以来,中国企业就已开始进入俄上游领域——2014年中石油宣布收购俄万科尔油田10%股份,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进入俄上游。而此次华信能源进入贝加尔项目,成为中国民企进入俄上游的最新案例。  

  除此之外,俄方欢迎中方入股的企业还有俄油旗下第三大陆上产油子公司万科尔石油。2014年9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支持中国参与俄国石油公司开发北方油田的计划。在提到俄罗斯石油公司提议交易的油田万科尔时,普京表示:“我们对外国合作伙伴的放行通常很审慎,但对我们的中国朋友,我们当然不设任何限制。”此后,中石油宣布收购万科尔油田10%股份 

  据了解,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北部的大型油田万科尔油气田于2009年8月21日正式投产,每天原油产量达51万桶,占俄罗斯目前原油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是过去25年中俄罗斯发现并投入生产的最大油田,被俄罗斯誉为油田中“皇冠上的明珠”,其原油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输油(ESPO)的主要来源,并有相当一部分供应中俄原油管道,其对中国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目前万科尔公司也在开发附近油田以实现扩张,其产油量可能扩大一倍以上,这也意味着其需要巨量的资金。 

  此前华信能源曾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混合芳烃商,连续两年销售额超过亿元。混合芳烃是成品油调和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料,将其与MTBE等添加剂进行调和后,直接可达国III汽油的各项指标,从而顺利地进入各地加油站销售,因此2009年后,在山东、华南等地兴起了一大批调和油生产商,并推动混合芳烃进口市场的繁荣。

  由于当时混合芳烃不需要缴纳燃油消费税,因此调和成品油的价格优势明显,受到许多民营加油站的青睐。然而在2012年底,国税总局下发《关于消费税有关政策问题的公告》(47号文),根据47号文,混合芳烃将不再享受免税待遇,囤货的企业因此大幅亏损,包括华信能源在内的大量混合芳烃商亏损巨大。 

  此次进军俄罗斯油气上游也是华信能源转型的一个方向,该合作项目是俄方首次出让上游油气资源权益,这将为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设和中俄经贸合作增添新的内涵。该油田区块的合作开发,将为中国能源安全提供有力支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何清)

民企一只脚迈进原油进口权门槛
资讯
关注
乌鲁木齐:执法人员查封燃气黑窝点(图片新闻)
供大于求持续,价改仍很关键
中国华信与俄气石油达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