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尼泊尔大地震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亲身经历的人注定终身难忘。葛洲坝一公司尼泊尔上崔树里项目部党总支(简称“项目部党总支”)副书记郭瑞荣就是其中之一。时至今日,他的脸上仍带着一丝疲惫与忧伤,尽管他的团队在此次地震中临危不惧,确保了项目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妥善安置了当地1100多名灾民。
不辱使命 抗震救灾创奇迹
上崔树里项目部党总支成立于2010年10月,现有中方员工236人,其中党员20人,平均年龄只有34岁。尼泊尔8.1级大地震发生后,项目部党总支没有惊慌失措,没有一人退缩,共同用铁肩扛起了央企的责任。“我们在第一时间启动了抗灾应急预案,项目经理、党总支书记王紫阳迅速指挥班子成员通过对讲机呼叫联系各施工现场。”回想起地震发生时党总支作出的第一反应,郭瑞荣记忆犹新,“在得知大家安全的情况后,又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对项目班子成员进行了分工,决定派两名班子成员分别带领两支党员抢险小分队,不惜一切代价,打通生命救援通道。”强震后通往大坝工区的道路已是满目疮痍,损毁严重,且余震不断。党员小分队经过3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穿越6公里峡谷,成功营救出了大坝工区被困的300多名中国员工和尼泊尔员工。“就在大家到达营区十几分钟后,7.1级的强烈余震再次袭来,如果没有及时将职工带离险境,后果真是不堪设想。”郭瑞荣至今仍心有余悸。
项目部党总支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守望相助、播散大爱。尽管当时物资极度紧张,但还是克服困难,主动安置了1100多名尼泊尔灾民,为其提供餐宿,彰显了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
在确定留守人员名单时,项目部班子成员、中层骨干,还有部分设备操作人员都主动要求留下来。项目部综合部主任胡运军,他7岁的儿子在地震中被震晕,他的妻子强烈要求他一起回国,但他却说:“我是党员,我必须留下!这里还有我的一份责任!”说到动容之处,铮铮铁骨的郭瑞荣几度哽咽。迄今,项目部还有39名党员、干部和技术骨干仍继续坚守在工地,开展灾后重建和相关工作。大灾面前,方显大义,项目部党总支在地震中创造了奇迹。“经过生与死的考验,每名党员都用自己的行动兑现了入党誓言,表现没有让大家失望。而这一切源于项目部党总支班子成员、职工日常工作的细致到位,把平常事情做好,绝不流于形式和表面。”郭瑞荣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细致入微 日常工作显温暖
除了紧急关头的驰援和大义救灾,项目部党总支在日常生活等方面,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给身在异国他乡的员工带来家一般的温暖。为了让职工吃上可口的饭菜,项目部党总支还特意带了家乡的蔬菜种子,在尼泊尔驻地开垦了两亩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考虑到作业的艰苦,项目部党总支确保伙食标准不降低,每顿四菜一汤让员工吃好吃饱,最大条件保障员工的体力。考虑工作环境恶劣,项目部党总支为职工争取到两人住带卫生间的“标间”,以及羽毛球室、乒乓球室等文娱设施齐备,尽可能完善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
尼泊尔泥石流现象频发,项目部党总支防患于未然,将安全置于首要地位,经常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演练,并在在各种会上三令五申的强调。在组织发展上,项目部党总支十分关注年轻、后续力量的培养。“重点把年轻的大学生放在一线进行锻炼、轮岗,发现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目前项目部党总支两年内已经发展了5名党员。”郭瑞荣介绍说。
同时,在党员日常组织生活方面,项目部党总支并没有因为身在异国而“搞特殊”,而是严格按照“三会一课”开展学习,丝毫不曾懈怠。“我们很多中层干部,都由年轻党员担任,整个队伍和谐和睦,我们倡导让大家‘生活舒心、工作开心、家人放心’的理念,让他们从内心敬佩党组织、热爱党组织、服从党组织。这也为尼泊尔大地震中,大家临危不乱,无私无畏,听从调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郭瑞荣最后总结道。
危难之时,每个党员都是一面飘扬的旗帜,项目部的党员、干部主动把危险、困难留给自己,把生命、安全留给普通职工和当地群众,用责任撑起了项目部党总支这个震不倒的坚强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