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7月06日 星期一

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

美天然气霸主地位将持续

本报记者 于欢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7月06日   第 10 版)

  BP日前在广州发布了2015版的 《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这份年鉴的编撰者、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Spencer Dale)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宁静过后,风暴来袭”来形容2014年全球能源市场出现的显著变化——全球能源消费增长出现鲜有的疲态,一次能源消费同比仅增长0.9%,创下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除金融危机时期外最慢增速;油价一路下泻,美国的页岩革命却未止步,并持续改变着全球能源供应秩序;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和不断增压的气候变化问题则在深刻影响全球能源格局。

  美国页岩革命强势延续

  近两年来,业界针对美国页岩革命可持续性的争议不断,但数据证实这场革命仍在强势延续。2014年,美国成为有史以来首个连续三年石油增产超过100万桶/天的国家,当年的石油产量增加了160万桶/天,其中自2007年以来生产率提高了7倍的致密油发挥了关键作用。凭借持续增产,美国2014年的石油产量(以百万桶计算)超越沙特和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

  产油量飙升的同时,美国的页岩气也在持续强劲增长。年鉴显示,2014年,美国天然气产量高达7283亿立方米,同比增加6.1%,占全球总产量21.4%,其中页岩气贡献巨大。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俄罗斯2014年的产气量为5787亿立方米,同比下降4.3%,在世界总产量中的占比为16.7%

  伴随着美国非常规天然气的强势表现,气价和油价脱钩的需求日渐迫切。戴思攀认为,气价最终会与油价脱钩,但这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很可能要等待数十年,原因在于“当前天然气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现货市场,而目前很多与油价挂钩的天然气长期供销合同仍有二、三十年的执行期,且新的合同还在不断签署”。

  展望未来,戴思攀认为美国的页岩气仍有巨大潜力,其在天然气方面的霸主地位将持续,石油领域则存在变数。“如果油价回到正常水平,致密油大概还会有两、三年的旺盛发展时期,之后会进入平台期,届时沙特会在5到10年后反超美国。”

  中国市场生变

  2014年,中国GDP增速放缓至7.4%,继而引发了一系列增长模式的转变,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业增长停滞,致使中国能源消费增长骤降至2.6%,远低于过去十年6.6%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2014年中国的能源产量仅增长0.2%,同样远低于过去十年5.9%的平均水平。

  尽管能源消费和生产增速都大幅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但年鉴指出,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生产国和净进口国。

  此外,中国的能源结构正在持续改进。煤炭消费占比降至66%历史新低的同时,单位GDP能耗也下降了4.5%,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大降幅。另外,中国2014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增长0.9%,远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5.9%。

  在油价暴跌的当下,中国也迎来了增加石油储备的好时机。“大部分人的共识是,3—5年后,油价会比现在的水平高,从这个角度说,现在是扩大战略石油储备的好时机。” 戴思攀告诉记者。

  气候变化深刻影响能源格局

  随着巴黎气候峰会的临近,气候变化问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影响全球能源发展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美等国均已颁布了相关法规,这将对全球燃料结构和化石燃料的角色产生重大影响。

  有一种观点认为,对抗气候变化和解决能源贫困是一场“零和博弈”,难点在于如何做好二者的平衡。戴思攀坦承,在高效和可持续利用能源的同时,确保最需要能源的人可以获得负担得起的能源,是一对相生相伴的挑战。“不能只是着眼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要知道当前全球每7个人中就有1人用不上电。”

  戴思攀认为,目前还没有能够完美解决这一挑战的方案,能源公司不可能单独解决这个难题,但能够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一个可行的努力方向是提高能效,特别是发达国家要大幅提升能效,同时政府应站出来,制定一个合理的碳价机制。

LNG价格大跌成日本电企救星
澳大利亚2015财年
动力煤出口增3.2%(国际煤市)
IEA、OPEC、EIAi 2015年6月份石油报告关键信息对比
美天然气霸主地位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