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6月08日 星期一

沈丹高铁供电配套开始冲刺

本报特约撰稿 阎军 本报记者 路郑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6月08日   第 26 版)

  图为动力伞在架线。 
  刘洋/摄

  5月30日,从沈阳至丹东高速铁路外部供电工程建设中传出了好消息,该工程丹东段220千伏供电工程全部竣工,该段九连城220千伏开关站已经投运,凤城牵引站、西沟牵引站等具备了投运条件,这将为高铁的试运行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据了解,丹东供电公司自2014年9月承担高铁外部供电工程任务后,经过六个多月的奋战,距离胜利目标仅有一步之遥。

  应用动力伞架线

  在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紧张地工作,塔顶的工作人员一会儿蹲下拧螺丝,一会儿又倾斜身体紧防震锤……据了解,沈丹高铁配套电力工程工期紧、任务重,根据要求,宝西线(宝石山变电站至西沟牵引站)4月28日前必须具备送电条件,凤西线(凤城变电站至西沟牵引站)5月10日具备送电条件。“为了保证工期,施工人员想尽各种办法架设线路。”丹东供电公司建设部主任赵有鹏介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使用无人机放线,但在凤城草河段河流跨度大,且有运行中的火车经过,因此采取动力伞放线。

  以往放线需要施工人员登塔作业,工期长,需要对树木进行修剪或砍伐。相比之下,滑翔动力伞展放导引绳放线不仅破解了生态环境和架线施工的矛盾,也大幅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凤城草河段这种地形为例,如果靠人工放设导引绳的话,一般需要5到6天时间,而依靠动力伞放线,仅1天就可以完成。从去年9月沈丹高铁配套电力工程开工建设至今,丹东供电公司已经累计开展十多次动力伞放线。

  操作人员介绍,滑翔动力伞放线是展放一根轻质、高强度直径3.5毫米的初级“迪尼玛”牵引绳通过各基塔,然后利用该引绳不断牵引直径为10毫米的一级绳、钢丝绳,直至牵引三根直径240毫米的钢芯铝绞线穿越各基塔,到达顶端,最终完成导线架设工作。

  作业人员争分夺秒

  据介绍,丹东供电公司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按时完成艰巨任务,确立了“主动服务,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协办”的方针,不但在整个寒冷的季节加班加点,还在春暖叶绿的节气争分夺秒。

  高铁的凤城牵引站工程施工现场基本都在山上,难度很大。乍暖还寒时北风呼啸,别说人在铁塔上难以不间歇地施工,就是在山脚下背风处站一会儿都手脚发麻,而施工人员经常天蒙蒙亮就摸黑上山干活,太阳落山还不一定能回来。春节过后,施工人员从未休息过一天。山势陡峭,山路迂回,施工人员餐风露宿,一壶热水随便煮些食物就能果腹。

  高铁电力铁塔80%的基础都在山上,有的铁塔基础就在石头上,丹东供电公司因担心影响周边百姓的养殖业,规定作业的不允许放炮,只能人工开凿。以保西线33号为例,每天两个人轮流开凿,一基铁塔就干了约40天。施工人员李鹏表示,为了高铁能按时开通,满足丹东人民早日实现“一小时经济圈”的期盼与梦想,吃点苦、受点累也愿意。

  沈丹高速铁路外部供电工程建设相关负责人介绍,沈丹高铁设双线电源,目前一条线路已经送电,为高铁调试和试运行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他们正坚定决心,满怀信心,在今年8底高铁开通前,努力完成向最后目标冲刺的任务。

资讯
南平“以电代燃”留住青山绿水
关注
左权供电真诚融冰惠百姓
沈丹高铁供电配套开始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