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4月27日 星期一

电力建设触角持续延伸

牧民毕力格图更惬意浑善达克沙地

本报资深记者 王旭辉 通讯员 高建伟 高峰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4月27日   第 26 版)

  图为牧民毕力格图在蒙古包里看上了盼望已久的电视。 
  高峰/摄

  蒙东电力赤峰供电公司近日透露,2014年年初,内蒙古自治区做出了用3年时间投资600亿元,在全区农村牧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重大决策。这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第一次全面系统大规模投资农村牧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综合性民生工程。赤峰供电公司结合内蒙古“十个全覆盖”工程,开展了新增无电用户的“户户通”工程,投入1302万元资金,让3个旗县的226户流动牧民用上了电,极大改善了牧民们的生产、生活。

  草原之夜亮起来 

  一场春雨过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浑善达克沙地的空气格外清新。新安装的水泥电杆和线路在沙地里前行,牧民毕力格图家的蒙古包就安扎在线路上一台崭新变压器的旁边。2015年春节小年夜的前一天,达日罕乌拉苏木贡格尔嘎查的“新增无电户”工程正式竣工。这个只有7户牧民的嘎查四组告别了用太阳能和小风力发电机供电的历史,终于用上了来自蒙东电网的稳定电能。

  “用电时有时无的日子可真难熬!”过去一连几天阴天或不刮风,毕力格图的手机就不能在家里充电,只能骑着骆驼到3公里外的邻居家去充电。以前,他家用的小型风力发电机发电量不足,灯泡总是忽明忽暗,家中基本不用电器。

  克什克腾旗供电公司达日罕供电所所长王海波介绍,自从实施“新增无电户”通电工程后,贡格尔嘎查新安装了两台50千伏安的变压器,新架线路24公里,彻底解决了这里牧民的用电问题。由于浑善达克沙地有着独特的地理特点,夏季地表湿陷,电杆运不进来,因此只能在冬季施工。为了在严寒中挖出电杆基坑,达日罕供电所的施工人员硬是把牛粪点燃一点点地烤化冻土。为了抢工期,10个人的施工队用了12天时间,安装了324根电杆,架了21公里线路,终于让蒙古包里亮起了灯光。

  改变了牧民的生活习惯

  “有了电,这日子越过越滋润!”毕力格图的妻子斯琴高娃这几天专门到镇里添置了一批家用电器,有小鸭冰柜、海信电视、苏泊尔电饭锅,还有专为丈夫买的手电钻、角磨机和电动羊毛剪子。“现在一拉闸水泵就能抽水,再也不用费事启动柴油机了!”斯琴高娃感慨,过去杀了牛羊只能晒风干肉,如今用冰柜一冻,啥时吃都是新鲜的。

  随着两根220伏的电线接入毕力格图家中,一个卫星电视接收天线也在蒙包旁架了起来,让毕力格图第一次通过卫星“零距离”地了解浑善达克沙地以外的世界。“通了电,又有了卫星电视,我这心里就像打开一窗户,觉得日子过得有滋味了!”他每天都要收看中央电视台和内蒙古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了解天下大事,还要看农业节目,掌握牲畜养殖技术和市场行情。

  “通电改变了我们家的生活习惯。”斯琴高娃觉得过去的生活单调、寂寞。夏天活忙时还好,早晨起来放骆驼,饲喂牛羊,晚上回到蒙古包累得倒在床上就睡,一天也就过去了。可一到寒风刺骨、积雪没膝的冬天,夫妻俩一整天只能得待在蒙古包里。毕力格图靠喝闷酒打发时光,斯琴高娃则靠翻看已经打了卷的蒙文小说解闷。

  牧民要吃旅游饭

  “户户通电”让像毕力格图这样的牧民受益。他看到中央七套《致富经》一期有关农家乐致富的节目后,就一心想办一个“牧家乐”旅游点。

  30头牛、100只羊和100只骆驼,这是毕力格图的全部家底。他不想再扩大规模,怕牲畜多了草场不堪重负。他想把这些牛羊加工后做成菜端上游客的餐桌。“一只羊卖给羊贩子,只能卖700多元,而在旅游点做成烤全羊,卖到1500元还供不应求!”100只骆驼可以用来开展驯驼、骑驼、骆驼踢球等旅游项目,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他还计划再把景点打造成一个“五畜摄影基地”……毕力格图开心的打着自己致富的“小算盘”。

  据悉,今年赤峰市计划投入61亿多元资金,治理1156个嘎查村和51个农场、林场,将极大推动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向产业升级、文化建设发展,让更多的牧民受益。

  编后

  从过去的“户户通”到现在的“全覆盖”,这折射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覆盖面之广、受益面之大、定向性之精准。牧民毕力格图的生活变迁说明,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均等地分享到了民政工程的阳光雨露,不因地处偏远山区、草原深处而被遗忘。两根电线、一个“小锅盖”连到蒙古包,打开了草原与世界间的一扇窗,不仅改变了农牧民的生活方式,更带来农牧区生产方式的变革。从传统畜牧业到休闲观光畜牧业的转型,正是缘于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触角延伸而发挥的撬动作用。

资讯
牧民毕力格图更惬意浑善达克沙地
动态
牡丹江农网升级春风和畅
世乒赛苏州保电准备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