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4月13日 星期一

中石化首条智能化管道投产

蒲创科 宋执玉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4月13日   第 13 版)

  东新管道全线贯通

  4月3日11时03分,随着山东临淄原油库员工刘东开启L3进罐阀,来自中石化胜利油田东辛原油库的第一批胜利原油历经47个小时跋涉,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入1号储油罐。这标志着中国石化第一条智能化管道——新东辛输油管道项目投产一次成功。

  新东辛输油管道是胜利油田输往齐鲁石化供油的输油干线,管道北起东营原油库,南至临淄原油库,途经东营市东营区、广饶县及淄博市临淄区等3县区10个乡镇,管道总长88.3千米,直径610毫米,设计压力5兆帕。

  相关人士表示,东辛输油管道的“新老交替”对中石化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彻底消除了老管道的安全环保隐患风险,而且满足了中石化齐鲁石化公司新投入装置生产的需求,更有利于胜利油田生产经营的安全平稳运行。

  提升原油输送能力

  原东辛输油管道于1988年12月投产,口径为529毫米。作为胜利油田主要的原油外输管线之一、东营原油库至齐鲁石化的重要供油管线,老管道服役27年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自2004年分储分输以来,老管道所输油品物性发生较大变化,密度、粘度大幅度上升,造成输油能力下降,原设备设施均不能满足输送要求。

  同时,由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道路的加快,老管道与城市管网有多处交叉,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违章建筑和占压等隐患严重。加之日益加剧的腐蚀程度与人为因素的破坏,管线已经千疮百孔。

  在最近一次油田清理管道隐患排查中,原东辛输油管道存在各类隐患197处,其中重大类隐患100处、较大类隐患74处。

  新东辛输油管道项目运行组邢量说,“说它‘隐患重重’”一点儿都不夸张。”

  此外,老管道在输油能力上的不足,也让齐鲁石化很着急。齐鲁石化副总经理孟祥德介绍说,受“11·22”东黄复线漏油爆炸事故影响,东辛、东黄两条管道降压运行,老管道每年300余万吨的输送量远达不到齐鲁石化装置的生产需求。

  记者从齐鲁石化了解到,齐鲁石化去年炼油1030万吨,其中胜利原油约300万吨。目前齐鲁石化每年炼油约1000万吨,乙烯80万吨,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按照装置最佳设计,要想达到合理匹配,炼油至少要在1300万吨以上。

  实际上,齐鲁石化已经在进行1300万吨炼油能力装置的改造工作。孟祥德表示,装置改造完成后,齐鲁石化需要胜利油田输送更多的原油来“解渴”,而老管道输送能力远远达不到要求。

  对此,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风险和加快中国石化产业结构调整,中石化集团公司联同相关单位于2009年开始调研,规划修建新东辛输油管道,并多次对油田实地考察, 经过多方调研和协调,新管道得以顺利投建。

  打造智能化“样板工程”

  作为中国石化首条智能化管道,新管道自建设以来,胜利油田就致力把“打造智能化管道样板工程”作为目标,在安全环保、节能降耗、信息智能等方面做了大量文章。

  与原东辛输油管道相比,新东新管道具有输油能力大、环保节能好、泵效率高以及智能化管理水平高等多方面优势。

  比如,一是输油能力由300万吨增至800万吨;二是沿线站库加热炉、锅炉用燃料油原油改为天然气;三是泵效由之前的约50%提高到78%,避免了节流损失,系统效率更高等。四是管道经过小清河、四干等饮用水源时,采取了玻璃钢两级防护,“保证百年不漏”。

  此外, 随着新管线投产的日益临近,为完善电子地图档案,从2月27日开始,他们对新管线的走向、埋深,熟悉各类参照物以及周边地貌、村庄、交通路口进行记录、归档,建立完善的巡护电子地图,为管道安全平稳运行提供精确的数据。

  同时,新管道还利用GIS技术对新东辛输油管线及原油站库内各类管道进行普查探测测量,将地上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落实清楚,生成点云资料,建立详细数据库。

  胜利油田油气集输总厂信息中心副主任赵鹏介绍,在管道泄漏检测方面,新管线监控系统可检测到小于每小时两立方之内的小流量泄漏,定位精度可实现从原来的1000米精确到300米。

  此外,新管线新增设的四个截断阀室,可实现应急状况下的紧急切断功能。当两端流量损失在50立方米每小时之后,管道输送自动关断系统将在2分钟之内自动关闭全线输油设备,避免原油泄漏和大面积污染。

  有关负责人表示,新东辛输油管道通过采用自动化技术、三维地理信息展示和智能化管理等手段,集成各种系统功能,形成数据库互联互通,为中石化集团公司和油田提供综合监控和辅助决策应用,最终达到“风险预控”和“事故受控”的目的。 

资讯
中石化首条智能化管道投产
向科技要安全
中海油推动造船业转型升级(关注)
为革命老区提供清洁能源(图片新闻)
长庆油田首季生产油气当量超千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