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1月26日 星期一

河南计划2017年消除“低电压”

■本报特约撰稿 李振江 本报资深记者 王旭辉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1月26日   第 26 版)

  多年来,“低电压”始终是一个敏感话题,不仅被各地的城乡居民所关注,同时也被各地的供电企业所关注。河南,是我国典型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用电大省,河南电网规模虽大,但不够坚强,城乡配电网整体薄弱,“低电压”问题尤为突出。

  “低电压”成了“闹心电”的代名词

  2014年,河南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5007万千瓦,成为我国第五个用电负荷迈入5000万千瓦的省级电网。但是,快速发展的河南电网还不能完全满足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这一矛盾在用电高峰期特别凸显。据预测,春节期间,河南省城市配网将有8.63%的配电线路和6.12%的公用配变重过载,县域配网有7.1%的配电线路和3.83%的公用配变重过载,超过70%的县域配变台区户均容量不足1千伏安。

  河南省电力公司有关人士介绍,近年来,虽然河南省治理“低电压”问题的步伐不断加快,但“低电压”问题始终存在,主要表现在夏、冬两季用电高峰期。就2014年冬季及2015年春节期间的供用电而言,河南电网统调最高负预计为4700万千瓦,最大供电能力预计为5200万千瓦,虽然供用电整体平衡,但局部供电紧张难以彻底解除。

  “电压太低,家里的空调、冰箱等电器根本带不起来,成了摆设!”这几乎成了所有“低电压”用户的“闹心事儿”,也成了河南省供电企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治理,从提高供电质量入手

  据介绍,治理“低电压”,建设坚强农村电网是关键。河南省自2010年7月启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114亿元,使全省县域全部实现了110千伏“双电源”供电。

  同时,河南省还加快农村配网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力争年底前使农网供电可靠率达99.9%,到2017年,使220千伏变电站覆盖全省所有县域,让所有县域的户均用电容量由现在的0.87千伏安提升到1.5千伏安。

  值得关注的是,经过河南省电力职工的共同努力,2014年11月,河南省2013年度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竣工,使全省各县(市)农村电网得到进一步加强,有效解决了部分区域供电容量不足和供电“卡脖子”问题。

  春节将至,为最大程度地解决“低电压”问题,河南省电力公司要求各单位按时投运35千伏及以上配网工程,确保2015年春节前投产119项35千伏输变电工程和51项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力争在全年完成80万户“低电压”治理目标的基础上,于春节前再投资7.5亿元完成30万户“低电压”治理。

  攻坚,让群众用电更舒心

  12月4日,河南省镇平县电业局克难攻坚,完成侯集镇王寨村配电变压器的增容工作,使该台区配变容量由原来的160千伏安增加到315千伏安。至此,镇平县全部完成今年冬季农村所有公共台区增容改造任务,解决了197个村的供电“卡脖子”问题,使全县8万多名居民彻底告别了“低电压”,用上了舒心电。

  像镇平县一样,河南省“低电压”问题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要彻底治愈决非一朝一夕的事。目前各级供电企业正全力攻坚:一是建立“低电压”分级预警和定期普查机制,动态治理“低电压”问题,做到“低电压”治理的常态化;二是通过走访用户和高峰负荷时段实际测量、营业普查等方式,编制“低电压”客户档案,确保“低电压”治理不留死角;三是逐线路、逐台区开展供电能力调查,做好配电线路改造、配变台区增容和负荷转移工作,持续提高配变台区的供电能力;四是按照重过载设备“一线一策、一变一策”的原则,对“低电压”客户进行诊断分析,根据“轻重缓急”进行分类治理。

  针对南阳、周口等局部电网存在的“低电压”、供电缺口等问题,河南省电力公司还于2014年11月下旬召开了全省重点县(市)迎峰度冬保供电应对措施审查会,专题研究重点县(市)电力供需形势,审查评估迎峰度冬策略,要求措施到位、责任到人,确保城乡居民在负荷高峰期间都能正常用电。

  问题不解决,治理不松懈。按照相关规划,河南省电力公司在2015年将完成100万户“低电压”的治理,到2016年完成84万户“低电压”治理,到2017年基本消除城乡配网“低电压”问题,让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用电更加舒心。

资讯
电网钢企联袂实现坚强双赢
河南计划2017年消除“低电压”
磐安供电2014QC成果硕果累累
昆明供电局改造易遭雷击线路
提高供电可靠性(图片新闻)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