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

百年老村亮堂堂

——蒙东电力无电人口通电周年侧记

本报资深记者 王旭辉 通讯员 姚智慧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12月15日   第 16 版)

  编者按

  此前,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无电人口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新巴尔虎左旗等地区。依托当地风力和太阳能资源充足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特点,蒙东电力确定了以风光互补供电方式为主解决无电问题,即在无电人口集中的村镇采用风光互补发电站的方式供电,对零散无电户采用风光互补(户用型)方式供电。自2013年底蒙东地区实现户户通电后,一年来,当地农牧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南有西双版纳,北有莫尔道嘎”。12月3日,大范围的降温天气覆盖了整个呼伦贝尔,5级的偏北风刮在人脸上,像刀割一般。与往年相比,今年冬天莫尔道嘎附近的太平村明显热闹多了,这一切得益于电力的充足。2013年9月4日,额尔古纳市太平村风光储互补离网型微网工程通过验收。使这个大兴安岭深处的百年老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派出所盖起了新楼房,村民们翻新了房子,家家配上了电视机、电冰箱……

  “有电视能看了,再也不觉得孤单”

  村民郭斌章今年近70岁了,在太平村生活了40年,家里80多平米的房子里,电视、电冰箱、电饭锅等家用电器样样齐全。“过去一年四季,林场依靠一台495柴油发电机和一台4135柴油发电机给林场和我们发电,夏天一天就给3个小时,天天早上摸黑起床,就晚上7点到10点有电,冬天从6点到10点能看点儿新闻。”说起过去的用电,郭大爷打开了话匣子,“有时没电了,屋里只有蜡烛发出的黄豆粒大小的微弱光线。有人推门进来,只能凭声音判断是谁,走近了才能看见人的面孔。”

  拉开抽屉,郭大爷指着里面一堆长短不一的蜡烛说,这是每家每户常备的,以前指不定啥时候有电、啥时候又没电了。

  郭大爷的儿子在莫尔道嘎工作,女儿在太平林场上班,以前过小年,都回自己家了,就连老伴儿也去莫尔道嘎照顾孙女上补课班。“今年有电视能看了,再也不觉得孤单了,自己反倒自在。这电视成天的开着,干点活累了就看会儿,啥台都能收到。今年夏天才热闹呢,哪儿的人都来这旅游,冬天也不冷清了,还有往回搬的。”郭大爷高兴地说。

  养殖业、旅游业快速发展

  郭大爷家里养着10头牛,生活还算富足。以前每年一杀牛时,总会急坏了郭大爷,没地方保鲜,卖不出去就会坏了,得扔掉。郭大爷说:“今年好了,一年四季都有电了,不用担心保存肉啥的问题了,通上电后我就买了个大冰柜,真实用。”

  通电后,夏天太平村的人口从原来的30多户增加到了100多户,养牛羊、养鹿等养殖业和旅游业也快速发展起来……电给这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离太平林场变电站最近的有个山沟沟小吃,2011年冬天,蒙东电力公司刚到这里进行站址初设时,山沟沟小吃仅有几间低矮的小房,而且还是这里唯一的一家商店和小吃铺,很多电力施工人员在他家住大通炕,吃大锅饭。据了解,当时能吃上一碗猪肉炖粉条就是最好的菜了。整个村里只有四五户人家,都是年老的、行动不便的在这里照看着院落。而现在,山沟沟小吃不亚于额尔古纳市里的大饭店,小矮房变成了大砖房,松树木房盖变成了铁皮瓦盖。

  正如太平村村民所说的那样,这一块块光伏板、一条条输电线路点亮了百年老村的一草一木。

资讯
解决无电人口用电获重大进展
动态
浙江加强电网设备巡检
备战低温天气(图片新闻)
百年老村亮堂堂
河南130万农户用上智能电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