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

沿海煤市清淡

白云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12月15日   第 11 版)

  受上调煤炭价格的积极因素被逐渐消化影响,上周,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趋稳。下游需求平淡、电厂日耗不高,煤炭交易并不活跃,港口发运量下滑。进入12月份,随着神华、中煤集团带头上调煤炭价格,沿海煤市更加冷清,用户采购积极性下降,到港拉煤船舶急剧减少。数据显示,12月1、2日,秦皇岛港下锚船分别只有19和17艘,降至今年以来最低位,其中已办手续船舶只有1艘。

  回顾11月底,被称为4+1(神华、中煤、同煤、伊泰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会议结束,就未来一段时间煤炭价格的走势达成共识。一是,决定进入12月份,煤价继续上涨;二是,一月初,煤价还要上涨。而确定的目标为:明年年初,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要达到550元/吨以上;此外,煤企和协会还将协调发改委、国资委等有关部门,再次约谈华能集团,要求华能带头接受550元/吨的年度长协价格。 

  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民用电、工业用电双双不振,造成电厂耗煤低位,库存走高,重点电厂存煤可用天数高达30天左右,直接造成下游电厂采购煤炭不积极。因此,在十一月份,尽管得到“十二月初下水煤即将大幅涨价”的消息,用户却无动于衷,抢煤意识不强,采购积极性很差。华东、华南大部分电厂做到了“家有存煤心不慌”,主要以消化自身库存和吸纳“西电东送”量为主,对北方港口下水煤仅派出少量船舶维持着刚性拉运,市场一片萧条冷清。整个十一月份,秦皇岛、天津、唐山等北方港口锚地待装船数量偏低,其中,积极办手续的船舶更是少之又少。由于煤炭需求偏弱,实际交易量减少,港口发运量也在下降,十一月份,北方港口煤炭下水数量环比有所减少。

  受国内煤价持续上涨、竞争力减退影响,拉煤用户悄然减少,北方港口煤炭库存缓慢上升。截止12月2日,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存煤均达659万吨,与11月初相比分别增长了136、93万吨。在南方电厂库存高位的同时,主要煤炭接卸港口:防城港、广州港、上海港、六横岛储煤基地库存量逐渐达到高位,其中,广州港存煤312万吨,六横岛存煤150万吨,均达到存煤上限。由于采购进口印尼煤不受关税限制,仍有利润可赚,贸易商纷纷增加印尼煤的采购数量,保持着较为稳定的进口量。澳洲煤方面,由于中澳自贸协定的签订,澳洲动力煤的进口关税要两年后才全部取消;短期内,澳洲煤到货量减少。

  已经进入冬季,全国重点电厂存煤接近一亿吨,而耗煤增量不明显;沿海六大电厂方面,库存量为1400万吨左右,日耗63万吨左右,可用天数高达22天。尽管11月份沿海地区降雨有所减少,但贵州、四川、云南等内陆地区降雨量较10月份居然高出30%以上,各大水电站水位依然处于高位,助推了水电运行的良好,水电对火电仍继续保持较强的替代作用,沿海电厂用电负荷继续保持中低位,减少了用煤量。目前,社会库存处于高位,尤其接卸港和火电厂库存均达到历史最高位,均需要长时间的去库存,才能促使煤炭市场供需趋向平衡。当前,正值全国煤炭交易会召开之际,处于煤电博弈最关键的阶段;在下游需求走弱、产能产量释放,以及高库存、低消耗的大背景下,沿海煤炭市场压力不减。短期内,煤炭市场供需矛盾将不会得到有效缓解,供大于求格局难以改变。 

  12月1日,神华集团率先“发难”,大幅上调价格。神华集团上调煤价后,中煤能源立即跟上,除“平4”煤种上涨10元/吨以外,其余所有煤种均上涨15元/吨;预计同煤、伊泰等大型煤企也会跟随上涨。由于下游电厂库存高位,大部分用户并不急于采购,市场活跃度很低。华东地区浙能、上电两大集团日耗虽然出现小幅增加,但其余电厂日耗仍然偏低,很多电力集团对其旗下部分发电机组进行停机检修或备用。在北方港口,市场煤成交量进一步降低,码头空泊现象愈发严重,沿海煤市压力加大。

  当前,煤电双方长协谈判已进入关键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大型煤企继续上调煤价,以提高长协煤炭的议价砝码。但由于国内经济疲软,工业用电和居民取暖需求偏弱,下游电力集团负荷没有出现显著增加;加之,电厂库存高位不减,采购积极性很差。这轮煤炭涨价后,沿海煤市更加冷清,秦皇岛、唐山、黄骅等港口到港拉煤船舶急剧减少,库存继续回升。

资讯
沿海煤市清淡
神宁自主研发气化炉走俏国内市场(关注)
油价下跌威胁煤化工地位
临涣焦化干熄焦余热发电超过1.7亿度(图片新闻)
邯矿集团:煤质问题视同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