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老树新芽 旧地重生

马鞍山电厂绽放EPC光芒

■本报记者 何英 特约通讯员 潘庆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11月10日   第 30 版)

  马鞍山电厂工程全景
  中南院/供图

  编者按

  9月19日,马鞍山电厂在全国首届电力勘测设计行业优秀工程总承包奖项中获得一等奖。继安徽铜陵电厂蹚出EPC“中国道路”之后,马鞍山电厂进一步夯实了EPC“中国道路”基石,其呈现的综合效益显示出EPC模式的优势和活力。为此,业主、总承包方对这一模式在马鞍山电厂的成功运作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老电厂“凤凰涅槃”

  始建于1947年的马鞍山电厂,近些年来因发电总装机容量小、煤耗大、成本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每况愈下,甚至出现亏损,生存发展形势严峻。

  2010年3月,中国能建旗下的中电咨询联合中南院采用EPC模式总承包了马鞍山电厂,并于当年8月开工。2012年6月,该项目实现“双投”,投运当年便实现了盈利。

  据记者了解,投运以来,机组的汽机真空、发电机漏氢率、厂用电率和机组煤耗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除尘、脱硫脱硝等环保指标为同类机组的最好水平,成为国内60万千瓦级机组的标杆电厂。

  马鞍山电厂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EPC总承包功不可没。正如马鞍山电厂总经理周振兴所言:“这次EPC总承包合作,改变了马鞍山电厂的命运,让一个老国企插上了重生的翅膀,让一个亏损企业变成了利税大户。”

  皖能集团总经理汤大举也表示:“实践证明以设计为龙头的EPC是能源建设的最佳选择,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市场规律,值得推广。” 据了解,皖能集团目前不仅要求自己投资的项目都采用EPC,而且极力向合作伙伴推介EPC模式。

  “EPC模式提高了项目运作效率和效果,有效控制了项目全过程风险,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程质量,保证了业主、总承包商、分包商、供应商等项目干系方的资源配置优化和综合效益提升,创造了多赢结果。”中电咨询副总经理、时任马鞍山电厂工程项目总经理李继锋说。

  EPC模式的强大优势,使马鞍山项目实现了“人员零轻伤、设备零故障、投产零缺陷、环境零污染”的“四个零”建设目标。2012年3月和6月,该项目两台660兆瓦机组分别比合同工期提前22天和14天移交生产、投运,并实现了“即投产、即稳定、即赢利”的投资目标。

  新模式光彩闪耀

  在马鞍山电厂项目中,以设计为龙头的总承包优势,不仅体现在前期的市场开发及项目的承接上,也体现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在项目可研和立项阶段,作为设计咨询单位的中电咨询和中南院与业主进行研究和合作,就项目建设规模、建设主体方案、机组选型、技术指标、投资控制等方面开展咨询。在建设阶段,设计方案的优化,环保、节能措施的采取,设备采购技术规范的制定,设计图纸的提供和服务等,无处不显示着总承包的巨大优势,做到设计、采购、施工全方位的优化组合、深度交叉和协调一致。

  项目设计采用先进的三维数字化设计,全面贯穿“全生命周期一体化集成解决方案”设计思路,创新采用“项目定制(PSMS)—系统设计(PEMS)—布置设计(PDMS)—详图设计(DDMS)”的手段,不仅实现了设计与设备、材料采购的有效结合,还实现了设计与施工进度的有效结合。

  一般而言,工程管理的标准和要求越高,要求信息化运用的水平也越高。“工程项目运作程序化、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平台信息化是实现EPC项目优化管理的发展方向。从一定程度上说,好工程出自好管理,而优质高效的管理是马鞍山电厂工程成功的又一原因。”中电工程副总经理、原中电咨询董事长李兵如是说。

  马鞍山项目建立了综合项目管理信息平台,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在建工程项目,规范从项目投标、工程设计、施工、采购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各类信息,形成项目信息管理网络。以成熟的IT技术为手段,将项目管理理论、电力建设管理规程与规范、工程管理专家的智慧、工程管理系列软件等集成到一起,通过一个能形成综合计划的平台,实现将各项业务以计划形成串联,以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

  实践表明,以设计为龙头的EPC总承包模式与传统建设模式相比,在工程进度、成本控制、设计优化、节能环保、协调优化、集约管理等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马鞍山电厂是皖能集团和中国能建继我国火电最大的EPC总承包项目——铜陵发电厂建设后的又一重要合作,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合作,充分体现了投资方和建设方对电厂建设运用国际通行的总承包建设模式的一致认可。“凭借马鞍山电厂建设和运行呈现的优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能建奠定了能源建设EPC‘中国道路’基石。”中国能建董事长、党委书记汪建平表示。

再现“江南一枝花”
马鞍山电厂绽放EPC光芒
设计绘就蓝图
倾力打造皖江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