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就拿到工作室讨论,经过团队的思想碰撞,很快就会有新的解决方案出来。”在广东佛山供电局,黄小耘专家创新工作室已越来越广为员工所知。自去年成立至今,该工作室已吸纳20多名高级技术人才,累计取得各类技术奖项7项,申请专利技术7项。近日,创新工作室获评为南方电网首批技术专家创新工作室之一。
据了解,在广东电网公司,这样的工作室不在少数。2013年,广东电网公司建立起一批技术能手工作室,发挥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的示范带头作用,引领广大职工参与技术创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广东电网公司共有40个工作室通过南方电网公司审核、认定为南方电网公司技术能手工作室,累计研创革新成果80多项,涵盖电网主营专业领域,贴近生产实际。一年多来,职工创新的土壤愈发肥沃,梦想的实现多了一个又一个可能。
工作室1年培育技术类专家近40名
在电网企业的发展中,并不缺乏智慧的种子。而这些智慧的种子,往往只需几个人聚在一起,一张简单的办公桌,一场精彩的头脑风暴即可。
2013年,广东电网公司首批工作室创建以试点单位的形式开展。“我们整合了一批人才资源,包括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及三八红旗能手等,他们技术拔尖、群众基础好,能胜任创新带头人。”广东电网公司工会业务部黄工介绍。经过长期积累,该公司已形成了一个创新“牛人库”,这批人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快速组建起一个团队。
黄小耘专家创新工作室于2013年成立,以解决自动化生产运行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培养专业人才。在研究过程中,以专家授课、技术沙龙、头脑风暴、“导师带徒”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通过配合练兵实操,在实际工作的疑难解答中带动员工学习进步。据了解,黄小耘工作室跨了多个班组。对此,黄小耘表示:“不会拆得那么细,可根据任务、个人能力做好人力资源调配,也有利于培养个人专长,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目前,工作室已累计培养出省三级技术专家1名,助理技术专家3名,技能专家4名,高级工程师6人,高级技师11名,工程师13人。
“每一天我都有新的体会,工作室为员工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佛山供电局系统运行部自动化分布主站班何子奇介绍,他于2009年刚到班组,很多东西得“摸着石头过河”,自加入工作室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在工作室,每个人都以劳模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满腔的热忱投入工作,这种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氛围,对我们迅速进步非常有帮助。”
创新达人们年均27岁
“嗞嗞嗞……”走进东莞供电局赖景明工作室,一台3D打印机正在为他们的最新发明制造零件模板;安装在门口的平板电脑是工作室的控制主机,连接上智能手机便可以用手机实现开关门、打开插头开关等远程功能……工作室内大大小小的这些高科技小玩意引人瞩目。
据了解,这个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7岁,但他们已获得南方电网一星级工作室认证,开展课题12项,获得专利授权8项,工程类EI论文4篇。
工作室成员何文志说:“多么天马行空的想法,在这里都能够被实现。”缘起于某日下班后在办公室的一句闲聊,在赖景明的鼓励与技术支持下,何文志研制出快速过滤装置,大幅提高了电力化学试验的工作效率,小小的想法在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产品装置后大获好评。
2011年,由于设备老化,一个月两台电容器组爆炸的事件让整个试验研究所都笼罩在愁云里。“还好当时我们的人没有进去测温,在这样的条件下还要人手测温,很快就会出事的。”高压试验班一位班长的发言提醒了赖景明,他暗下决心,要做一个为试验人员减免测温安全风险的改良装置,让创新服务于现场。
不久后,他自主研发的项目《电力设备测温扫描装置的装置》应运而生,小成本的扫描测温装置实现了30万/台的红外成像仪功能,不仅实现了开关柜内部自动测温扫描控制,更有效避免了人手测温的安全隐患。该项目一举夺得2012年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二等奖等多项荣誉,项目成果逐渐在电力测温领域推广。
和经验老到的前辈们的专家工作室不同,赖景明更服务于现场。10年间,赖景明带着他的工作团队,以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为宗旨,不断积累产业转换技术,推动基层班组技术创新向产学研一体化转变,成为东莞电网的科研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