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情系山村 书写大爱

———福建电力十年挂钩帮扶贫困村侧记

■本报特约撰稿 李朝晖 林丽萍  本报资深记者 王旭辉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11月10日   第 25 版)

  10月17日,是全国第一个扶贫日,国务院表彰社会扶贫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福建省电力公司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荣获“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为全国电力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省级电力公司。据了解,2004—2013年,福建电力发挥自身优势,连续三轮参加福建省委省政府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工作,该公司本部和所属单位累计选派30名优秀干部到32个村驻村任职,挂钩帮扶全省贫困重点村154个,投入帮扶资金3780万元,以实际行动服务“三农”,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铺就致富路  村容村貌焕新颜

  “没有福建电力帮扶,就没有我们村的今天。”日前,福建省华安县新圩镇下路村村长邹树德感慨地说。下路村是2007年福建电力参加第二轮福建省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挂钩帮扶的扶贫村之一。当年,福建公司选派厦门供电公司汪庆聪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下路村地理位置偏僻,群山连绵。福建电力挂钩帮扶前,通往山下的一条崎岖坑洼的黄土路,晴天烟尘滚滚,雨天泥泞不堪。“因交通不便,外面的客商不愿进村收购农产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瓜果烂在地里。”邹树德说。因此,修路是福建电力帮扶下路村所做的第一件事。为解决修路资金,汪庆聪四处奔走。在福建电力、厦门供电公司出资90万元和政府资金的支持下,2008年初,下路村宽4.5米、长10千米的水泥路终于贯通,过去运不出去烂在山里的农产品运下了山,村民收入日益增长。

  据了解,福建电力坚持扶贫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在帮助挂钩帮扶村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筹集资金近800万元建村部、扩建校舍、创办农家书屋……改善了村民的教育文化生活。

  对症下药帮扶  贫困山村摘穷帽

  路通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改善了,福建电力把目光锁在各村的经济发展上,按照“一村一品一特色”的思路,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制定帮扶规划,因地制宜帮助帮扶村选准、选好发展路子。

  曾有“华安县的西伯利亚”之称的马坑村,是福建电力第三轮挂钩帮扶的三个村之一。2011年1月,泉州供电公司黄小坚作为福建电力选派干部,到马坑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坐立难安。”黄小坚这样形容初到马坑村时的情景。全村千余口人,基础设施落后,公共设施条件差,除种植一小部分反季节蔬菜和毛竹外,村民没有其他的增收途径。

  对此,黄小坚不等不靠,一驻村就实地调研,寻找适合马坑村发展的路子。黄小坚驻村不久,一份完整的驻村扶贫三年规划及扶贫项目分年计划表便出炉了。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种起了水蜜桃,并与相邻的永福镇建立了名贵花木种植合作机制。

  如今,马坑村花果飘香,村民喜笑颜开。黄小坚的扶贫三年规划已落地生根,马坑村全村名贵花木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计划再种植2000亩,引种水蜜桃60多亩。该村的人均纯收入也从帮扶前的2357元,提高到帮扶后的8544元。

  凝聚发展动力  扶贫助困不停歇

  “输血,更要造血。工作队会走,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子不能停。”福建电力在帮扶贫困村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经济的同时,还着力于引导村领导班子,提高该村的自主发展能力,努力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

  针对帮扶村村委会管理较为松散等问题,福建电力组织村干部到企业、沿海村庄参观学习,拓宽了村干部的致富思路。驻村干部认真履行“第一书记”职责,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选好带强村级领导班子,引导村干部学会运用“计划、执行、检查、反馈”的企业管理方法开展工作;推进村委班子完善议事制度、村财务公开制度,解决了“无章理事”的问题。

  时任华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的施爱武感叹道:“福建电力开展扶贫工作,不但让村民看到了眼前的变化,而且也谋划了村里的长远发展!”

  2014年,福建电力继续参加第四轮福建省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挂钩帮扶三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选派优秀干部驻村任职,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同时,该公司开展“供电满意、情系老区———助力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加快发展”的社会责任行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履行好央企社会责任。  

95598,悉心
陪伴用户同行(评论)
情系山村 书写大爱
余姚升级老区电网
服务山区坚强有力(电力与新农村)
冀北电网全力保障APEC会议用电
兰溪市供电改造农用线路
确保迎峰度冬(图片新闻)
杭州建智能电网 提升供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