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8月18日 星期一

年轻就要敢“折腾”(基层风采)

——孔庄煤矿QC小组的创新故事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8月18日   第 10 版)

  日前,中煤大屯公司2014年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暨省部级优秀成果奖项公布,孔庄煤矿黑金QC小组、运转QC小组、掘进技术QC小组分别荣获全国优秀、江苏省优秀、煤炭行业优秀QC小组称号。其中黑金QC小组在今年7月份宁夏举行的全国煤炭系统QC成果发布会上,其课题《提高卸矸架一次性前移距离》荣获煤炭工业特等奖,这是该矿自开展QC小组活动以来,首次捧回国家级大奖。

  消息一传开,各小组成员们无不感到骄傲与自豪。然而,荣誉的背后确是无数的艰辛和汗水。

  优化提效 他们巧用新招

  随着煤价持续下跌,2013年,该矿决定对混合立井主井提升机提煤效率进行优化,机电科运转QC小组承担起优化重任。混合立井深1000余米、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故障率偏高,这让小组成员犯了难。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不懂就得下功夫研究。”组长董佩一番坚定的话语,瞬间点燃大家的斗志,坚决完成任务的呐喊声萦绕心头。

  董佩虽然年轻,但他肯吃苦、善学习、喜欢动脑子钻研,总是可以在一件小事情上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被同事们尊称为“董老师”。 

  小组成员有科长、班长和技术骨干等9人,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及时找准“病根”,对症下药。董佩介绍说,从原因分析到要因确定,再到制定对策、检查效果,最后到巩固措施,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整个优化工程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工作可谓冗长繁琐。

  为有效解决现场技术难关,董佩和队友们几乎每天都对混合立井运行情况进行现场观察,一次又一次地记录和对比提升机的起动、加速、匀速、爬行等各环节工作参数。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最终发现提煤单勾循环时间长是影响主井提升机提煤效率的要因,并采用罐道延伸法、缩短装载程序开闸时间、安装关气缸电动阀对问题进行了有效解决。

  “经过实践,主井每班的提煤勾数从原来的124勾增加到现在的164勾,单钩提升循环的速度和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为矿井增添一笔不小的经济效益呢。”董佩开心地说。

  叫板难题 他们敢于“动刀”

  在该矿运输战线上,创新好戏连番上演:《提高卸矸架一次性前移距离》、《降低架线电机车变频器故障率》等创新项目层出不穷,有的还获得了国家级的奖项。然而在其背后有一支队伍在始终默默付出——“黑金”QC小组。

  谈起这个小组,大家伙赞叹连连:“真了不起,真不容易!”该小组成员9名,组长胡金旭年仅27岁,身为运输科的技术员,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搞技术创新,因此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他是一个都不放过,降低架线电机车变频器故障率便是其中之一。

  由于该矿井下运输系统复杂、战线长、电机车分布广、使用率高,电机车一旦出现故障将给矿井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为了及时降低架线电机车变频器故障率,胡金旭带领QC小组成员分两组昼夜在现场研究,经过多次头脑风暴,初步方案逐渐成形,并从“实施难度”、“实施成本”、“效果预测”等五个方面对方案进行评估论证,决定对制动电阻与变频器之间的位置进行反复改变,对设备线路进行不断调整,当即有人质疑:“开什么玩笑,从未这样改装过,你们也敢乱动刀?”胡金旭和队友们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说,“搞创新就得敢于大胆尝试,不试一试怎能知道行不行。”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们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最终,每台电机车变频器故障率从原来的21次/年下降至4次/年,而变频器单次维修费用约0.334万元,一年算下来,全矿20台电机车就能节省维修费上百万元。

  困难面前 他们善于“智造”

  在该矿掘进技术QC小组的办公室里,一张小黑板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一些数字和表格。“我们在讨论问题时,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可以走到黑板前发表或者写下自己的意见。有时遇到分歧,小组成员们争论得非常激烈,包括《提高深部岩巷掘进效率》等攻关课题都是在这样的气氛中完成的。”组长张盛亮说,“我们小组本来5个人,有2个人是自愿加入的,平均年龄32岁,大家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技术攻关,遇到技术难题都在一起共同探讨。”

  谈起《提高深部岩巷掘进效率》这个课题,张盛亮坦言,随着开采水平的逐步延伸,岩巷掘进施工效率也随之降低,给生产接续工作带来了不利因素。如何发挥创新优势、提高深部掘进进尺是他们面临的重大课题。由于井下施工现场环境复杂,施工中地质条件变化不断,给判断分析问题造成了不小的难度,看到每班进尺上不去,一时间,小组成员心急如焚。

  但是,张盛亮却始终保持冷静,他带领队友们集思广益,很快找到了提高深部岩巷掘进效率的关键。他们抓住“牛鼻子”,从优化劳动组织入手,对人员的岗位分工重新排序,让各工种之间的工序衔接更加密切,做到了“机闲人不闲”。另外,他们还根据地质条件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了施工工艺,单个循环周期得到缩短,加快了生产的推进速度。经过反复实践,该矿掘进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该队自2008年组建QC小组以来,完成技术创新十余项,多次荣获全国优秀质量小组荣誉称号,堪称千米岩巷的“智囊团”。

  (邹士旭)

  欢迎您踊跃为本栏目投稿,一展矿工风采,再现矿区新貌!字数要求在2000字以内,投稿邮箱:zgnybcoal@163.com

  

资讯
两局要求杜绝煤尘爆等安全隐患
上半年山西原煤产量
同比增加1.44% (关注)
填好“五项”记录
消灭事故隐患(图片新闻)
南屯矿“爬坡换挡”降成本
年轻就要敢“折腾”(基层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