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做事认真,做人谦虚,生活工作就会更充实,还能学到很多好东西。” “70后”的吴建灵是丽水正阳电建公司经理助理,2013年被聘任为浙江省电力公司五级“首席技师”。
在正阳电建公司,每一个人说到吴建灵都会竖起大拇指,“尽职尽责”是对吴建灵最真实的评价,“身先士卒作表率”则是他在工作中的重要体现。
坚守岗位的“坏爸爸”
2008年,南方那场50年一遇的雨雪冰冻灾害,让所有电力人都记忆犹新,特别是吴建灵。2008年3月是他妻子的预产期,本应是年关和为人父的双喜临门,却给一场罕见的冰冻灾害冲淡了喜庆气氛。
因为要坚守在一线,吴建灵妻子自己挺着大肚子打车去医院,联系好一切,住院产子。身为丈夫与父亲的吴建灵直到妻子进产房的前一刻才赶到。“自己老公的性格我太了解了,而且参加抗冰抢险十分光荣,我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做。”妻子通情达理地说。
1999年,技术扎实、积极肯干的吴建灵被认命为施工副队长。从员工到管理者,从一个人完成工作到带领一个团队完成组织的任务和目标,如何发挥管理职能、做好承上启下的工作;如何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提升组织士气……这些问题都是吴建灵需要思考和身体力行。
日常施工过程,他凡事亲力亲为;精细管理过程,小到边角料,大到机械使用,他都要求施工人员尽可能做到节约利用、降低消耗;安全生产过程,不论工期有多紧,他绝不放松安全思想,绝不降低工程质量标准。
技术创新的“土专家”
22年的线路施工生涯,吴建灵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对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和工艺问题十分重视。假期休息时,他都能挤出时间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注重自身技术与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参加公司的各种培训、学习,先后取得了本科文 凭、送电线路工高级技师技能资格。
在线路施工过程中,吴建灵发现,针对临近变电所、电力线路、高速公路、民房等其它建筑物的岩石基础杆位,由于利用炸药爆破施工安全风险大,危险点预控措施不易掌控,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目标。
“岩石爆破进度快,成本高,但常常会受民爆物品管理部门制约,民爆物品使用费用高,须花费大笔经费做爆破安全评估,有很高的专业性。” 吴建灵认识到,特别是邻近电力线路、公路、变电所、水库、民房等构筑物爆破时,安全评估风险大,公安部门一般不允许爆破施工,必须花费大笔费用做好现场安全措施。
作为项目负责人,吴建灵针对“非爆破区域施工岩石嵌固基础”组织技术攻关,成立QC小组,通过多年努力寻找,使用膨胀剂技术,为施工非爆破环境的岩石嵌固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提高功效。经跟踪调查,与措施实施前的调查数据相比效果明显。该课题获丽水电力行业协会“QC成果一等奖,省电力公司电力行业协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三等奖。
当好“候鸟”的“大家长”
“做工程的人就像一群候鸟”。吴建灵望着山上高耸的铁架,感慨地说,搞项目就得跟项目走,做完一个项目,再去接下来的项目。机器轰鸣、铁塔高耸、人头攒动,吴建灵在施工现场的小道上、泥泞的基坑里,和项目部年轻的小伙子一起健步如飞,并肩作战。
工程到哪,项目部这个流动的“小家庭”就到哪,而他不仅关心工程安全质量,还要员工生活、思想、成长、衣食住行“大家长”。
“大家长”努力改善着员工生活条件,使他们尽快适应不同工地环境,安心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员工的特长爱好以及思想状态,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还为员工当起“月老”;为使新员工能够尽快熟悉和掌握施工规范和实践技能,组织开展“老带新”、“强带弱”师徒结对子活动。
在如今的中国社会,“70后”已然成为中流砥柱,上为人子女,下为人父母。“我很普通,唯一能够说的,就是我们70后这代人,理想还在。”正像吴建灵所说,“70后”是一代被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引领进入社会,也必然成为社会转型期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