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6月30日 星期一

平均每户用时17个工作日

海宁“阳光业扩提速工程”领跑浙江

本报特约撰稿 黄丹凤 本报记者 王旭辉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6月30日   第 25 版)

  “办申请时客户经理小王跟我说要半个月才能通电,想不到提前一天就通电了!”6月18日, 浙江海宁一穆置业有限公司在递交用电申请后的第14天,电力施工人员就把一台400千伏的变压器顺利安装上并通了电,该公司负责人岳穆村连声呼“赞”。这得益于海宁市供电公司推出“阳光业扩提速工程”

  据了解,去年9月,海宁市供电公司在浙江省率先打造“方案最优、费用最省、速度最快”的“三最”“阳光业扩提速工程”。截至目前,已有126户申请通电的高压客户享受到提速工程带来的种种便捷,平均每户用时17个工作日,较浙江省电力公司提出的高压客户平均22天通电的目标期限大幅提前,创下全省通电最快的记录。

  首问责任贯流程 

  “实行首问责任‘打包’服务后,我们需要全过程跟踪工程进程。”海宁市供电公司客服经理韦侃表示。该公司在客户经理“主动预约”服务和“一二三四”工作法的基础上,对客户用电申请流程实施再升级再优化的首问责任“打包”服务,实现“一工程一方案”最优方案目标。从客户递交用电申请至装表通电,客户经理全程跟踪工程进程,并且与客户、设计、建设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优化方案和流程,取消方案审批和设计审查,缩短通电时间,保证工程质量。

  “‘阳光业扩提速工程’经过数月的试运行,现已趋于成熟,方便客户的同时,更是优化工程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海宁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胡舟说,“从申请用电至通电,高压客户平均需要17个工作日,低压居民客户需要3至5个工作日,非居民客户平均需要7个工作日。” 

  齐头并进提效率 

  “阳光业扩提速工程”推出后,海宁一品华锦塑胶电器有限公司成为首家受理企业。“公司能这么快投产,供电企业帮了大忙,施工期间也帮我们省下不少费用,真是非常感谢!”工程刚结束,海宁市供电公司就收到海宁一品华锦塑胶电器送来的印有“效率高效 服务到位”的锦旗。 

  胡舟说:“改变了此前各部门依次进行的‘串联’模式,转变为营销、运检、施工、设计等部门‘抱团’进行的‘并联’模式,确实行之有效。”

  也就是说,在工程建设中,现场查勘、土建、设计、验收、装表接电等工作事项由两个以上单位可以同时进行的工作,不再一项项由各单位按自己的工作计划完成,而是由客户经理事先与涉及单位沟通协调好后,根据工程进程整合在同一时间处理,节省大量的排队待候时间,不仅提升工作效率,也为企业节省了施工期间的费用。 

  “受限清单”避重复无效

  海宁市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副主任何冰介绍:“‘受限清单’就是客户经理勘察时把通电工程线路不能接入的‘七项’内容应用“排除法”,制定合理相宜的供电方案,减少流程步骤。” 据了解,“受限清单”包括重要道路跨越、电杆选择、环网柜搭接、电缆接入方式、线路等级及接入点、变电所可用间隔、城市规划共七项内容。

  此前,客户经理接到用电申请后,必须联合生产部门前往现场勘查制定供电方案,再由运检部审核后答复用户。一旦供电方案与“受限清单”的其中一项发生冲突,必须重新勘查再次制定方案后答复用户,顺利的话也要一周以上。

  目前,客户经理从勘察到答复用户供电方案一人“包办”,客户经理按照“受限清单”中的通电工程线路接入原则,制定供电方案后便可直接答复,避免了因与“受限清单”的项目相违逆而重复劳动。从而缩减供电方案的制定及审核时间,提高了答复供电方案的效率。

安全生产不能“缺斤短两”(评论)
政企联动特高压发展提速
杭州打造带电作业“尖兵队伍”(带电作业60周年 系列报道)
华东电网组织首次四省一市应急联合演练(图片新闻)
福建电力大力拓展节能服务市场
海宁“阳光业扩提速工程”领跑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