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6月09日 星期一

看电建“铁军”如何“走出”个性(特别推荐)

本报记者 胡学萃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6月09日   第 21 版)

  编者按

  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找饭吃,向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好比做人,大千世界中,只要你比别人多那么一次机会、而且刚好你抓住了,接下来的路可能就要顺利得多。否则,苦痛绵绵无绝期。做企业,也是一样。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旗下山东电力基本建设总公司(文中简称“山东电建”)深谙此道,他们认为:企业也是有性格的,企业的性格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敬请关注本期,看这支电力建设“铁军”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上走出自己的个性。

  

  从1997年开始,山东电建已先后在印度、蒙古、尼日利亚、赞比亚、沙特等国家中标48个项目,总合同额187.45亿美元(其中EPC总承包项目36个,合同额182.72亿美元),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拓展力的承包商”,连续十年入选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评选的“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名录。

  纵观山东电建这17年的摸爬滚打,看它如何从一个传统火电施工企业成长为国际综合工程承包商,或许能管窥这支“铁军”的个性:“先见者明、先行者力”——每一次化危机为机遇,考验的都是这家山东企业的战略眼光和雄心壮志。

  山东电建人在学习中不断进取,将企业文化凝练为企业的个性:“企业也是有性格的,企业的性格决定了企业的命运,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能够达到的高度。”

  “小学生也要上大学”

  1985年,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各领域建设风起云涌,人心思变。此时还是火电领域“铁军”的山东电建,竟然“异想天开”要去建设核电站。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大陆第二座核电站,也是我国第一座商用核电站。山东电建承担了大亚湾2台90万千瓦常规岛的建设。由于大亚湾核电站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借贷建设、售电还钱、合资经营”的方针兴建,其资金、技术和管理完全从国外引进。此时的中国,在核电建设领域完全属于“小学都没毕业”。山东电建承建常规岛,理所当然地要被傲慢的外籍专家嘲笑为“小学生”。但这一声嘲笑,并未打压山东电建勇争第一的个性,而是激发出了他们“小学生也要上大学”的昂扬斗志。

  工程建设期间,从工程整体进度把握,到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再到文明施工标准,甚至小到一个螺丝的安装,山东电建都在孜孜不倦地虚心学习,并最终出色完成了建设任务。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建成投产。国际原子能委员评审团认为:山东电建作为主承包单位“堪称典范,值得推广”,大亚湾工程被美国《世界电力》杂志评为“1994年电厂大奖”核电站第一名。

  后来,大亚湾核电站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也相继获得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一系列头衔,这却是山东电建人始料未及的荣耀。

  自我拯救

  从计划经济时期一路走来的山东电建,经历过一段低谷与蛰伏。如今回首往事,倔强的山东电建人则为当时的抉择感到庆幸:在最危急的时刻,他们没有向母公司寻求“哺乳”,而是选择了逆境中的自我拯救。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来袭,中国国内出现了自建国以来首次暂时性电力产能过剩。国家严格控制新开工火电项目,市场急剧萎缩,火电施工企业好比在高速路上突然刹车,工人大量赋闲,企业生产经营难以为继。当时的基建企业大多都依托于电网和电厂,大部分企业在面临市场萎缩的困境下,选择了依靠母公司补助维生度日。

  山东电建对未来发展进行了一番深入研究和思考,他们认为:作为一个省属行业内企业,如果只是守在家门口做生意,要做大做强是极其困难的,要有所作为,还得走到更为广阔的天地间去放手一搏。在深刻把握市场趋势的基础上,山东电建制定了“立足山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

  在此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山东电建整合所属企业的优势力量,开始作为一个整体走出去。通过艰苦的努力中标了河曲电厂一期、华能南通发电厂3号机组、国电石嘴山发电厂、新疆喀什电厂、500kv天广直流输电线路等项目,走出了其战略扩张的第一步,并逐步成长为国内电力建设市场上重量级施工企业。

  海外闯滩

  不论是大亚湾练兵,还是金融危机后的自我拯救,彼时的山东电建仍然没有实现其“走向世界”的设想。真正的海外闯滩,要等到6年后。

  2003年,对于山东电建来说,是深刻反思的一年。这一年,“厂网分家”之后,五大发电集团跑马圈地,掀起新一轮火电建设新高潮。2006年,这一轮建设更是发展到顶峰:仅山东电建当年投产的火电装机容量就达到了1320万千瓦,全国投产装机超过1.2亿千瓦。山东电建人从这股井喷式的增长中冷静地洞见了未来:“这种年投产上亿千瓦的建设速度是维持不了多久的,想要保持企业的快速发展,必须穿越不同的经济周期,转战到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是时候了,过去的这6年,经验教训的积累足够了。

  国门洞开,初到海里的弄潮儿发现:语言不通、文化风俗迥异、管理方式悬殊……如此种种,让人迷茫、困惑、不知所措。但愣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闯劲儿,山东电建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PK掉一个又一个劲敌,最终站稳脚跟。

  2003年,山东电建战胜俄罗斯列宁格勒机械制造局、印度拉辛投玻公司和印度重型设备有限公司三家强劲对手,中标印度巴考4×135MW机组项目。这是山东电建承建的第一个海外EPC总承包项目,也是当时中印最大的贸易项目,正式拉开了山东电建进军国际市场的序幕,也开创了中国建筑企业承揽大型国际能源工程EPC总承包的新时代,打破了欧美日韩公司垄断国际能源建设市场大型EPC总承包项目的格局。

  2006年3月,印度巴考4×135MW项目竣工投产,因建设速度快、施工质量好赢得了业主的高度认可,投资方沃丹特集团在电站现场悬挂起“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条幅来表达对山东电建的赞誉和感谢。至此,山东电建在印度市场最先站稳了脚跟。

  2006年山东电建中标孟加拉西莱特、巴西坎迪奥塔、印度贾苏古达等项目,海外合同额首次超过国内合同额;2009年山东电建又一举PK掉美国通用、日本三菱等国际一流承包商,成功中标印度KMPCL 6×600MW EPC项目,签署了当时中国海外火电工程项目最大单笔合同;同年,山东电建境外收入超过同期主营业务收入50%。随着国际工程运作能力逐步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山东电建国际化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国内行业整体跌入低谷的时期悄然壮大,成为全国最大的国际电力工程EPC总承包企业。

  这就是一个企业的成长故事,从这个故事里,不难看出这个企业的性格:倔强、不服输、有一股敢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心劲儿。也正是这样的性格,决定了山东电建从容穿越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成功应对不同市场环境考验而浴火重生的命运。

安全文化保证企业长治久安(文化观察)
看电建“铁军”如何“走出”个性(特别推荐)
“安全连环画”走俏一线班组(图片新闻)
用安全文化撑起大安全格局(安全文化系列报道)
电网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