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5月26日 星期一

嵊州农灌线路架起“连心桥”

本报特约撰稿 茹继英 郑佳佳 本报记者 贾渊培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5月26日   第 27 版)

  近日,浙江省嵊州市供电公司走基层访农户,上门调研排查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今年正在全面开展的农村农用电力线路改造移交工作,解决农灌线路的“短板”问题,被该公司当作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一项具体落实措施。

  主动上门提前介入全程服务

  5月16日中午11:30,单季稻刚下秧,50多岁的种粮大户李康钗卷起裤管赤着双脚从田里撒完肥料风风火火地赶回临时棚屋,准备开伙做饭,看到10多名电力工人还在门前田间的电线杆上忙活,她忍不住上前招呼:“电力师傅,好下来吃晏饭哉!”。

  李康钗是嵊州市长乐镇开元五村的种粮大户,稻田种植面积500多亩。但由于所种稻田处于水源末端,一到旱季,灌溉用水就全指望那几台电动抽水泵了。

  开元五村共有稻田1000多亩,像李康钗那样,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就有5户,可是村里原来的农灌线路已严重老化,导线线径过细,且远离变压器,电压过低,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等“短板”。去年盛夏,嵊州遭遇五十年一遇的旱情,农灌线路的“短板”,让急于抽水灌溉的种粮大户们“受伤”不轻,叫苦不迭。由于电压过低,抽水泵不能正常工作不说,还经常烧坏“罢工”,仅李康钗家,平均每五天就有一台水泵被烧坏,光修理费就超过7000元。不止灌溉,连田间临时棚屋的生活都成问题,电饭煲产“夹生饭”,日光灯跳不起,电冰箱用不了,就连稳压器也时有损坏,这可愁坏了种粮大户们。

  为此,从递交申请、现场踏勘、制订方案、工程预算、物资采购到施工进场,嵊州市供电公司主动上门提前介入全程服务,决定投资近40万元,升级改造该村C台区农灌线路。将原来6米电杆更换成10米电杆,将原来16平方毫米线径裸导线更换成线径70平方毫米的绝缘导线,共计改造农灌线路3.1公里,从而大大提升该村的农业灌溉供电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灌溉无忧,也为种粮大户们架起了电力“连心桥”。

  全面开展农村农用电力线路改造

  为赶在今夏农村用电高峰前完工,从4月下旬进场施工开始,嵊州市供电公司的电力工人每天早上6时开始施工,一直到晚上7时才收工,中饭都是在施工现场吃快餐解决的。

  看着有时冒雨在田间忙碌的电力工人,农户们感动着,也心疼着,种粮大户邢茹君主动到施工现场送茶水表达心意:“能这样为我们农民办实事的,我们支持。”

  “电改好了,灌溉就不用担心了,今年早稻产量也一定会提高。”正在田间插秧的农户邹建东,看着矗立在绿油油稻田中的一根根崭新电杆,沾满泥点的脸上充满了对丰收的向往。截至5月20日,开元五村C台区农灌线路升级改造工作将全部完成,该村农户们用上了盼望已久的安心电、放心电和致富电。

  据了解,嵊州市供电公司下辖468个农综变台区有农业线路,涉及16个乡镇240个行政村。2013年6月,嵊州市农村农用电力线路改造移交工作全面启动。在当年即投入资金820万元完成改造农灌线路77.96千米的基础上。2014年,嵊州市供电公司全面开展农村农用电力线路改造工作,将继续投入2137万元,计划改造160个村,195千米农灌线路,使农村农用电力线路设施状况达到其他农村电网设施同类水平,充分满足区域内农业生产和安全用电的需要。

资讯
嵊州农灌线路架起“连心桥”
关注
贴心服务“三农”功在当下(电力与新农村)
电网技改 确保“迎峰度夏”(图片新闻)
用电随心意 桐庐茶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