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5月05日 星期一

IC卡“扫一扫” 现场信息一目了然

——浙江宁波电网首次通过电子化完成工作交底和现场信息识别

本报记者 贾渊培 通讯员 王幕宾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5月05日   第 27 版)

  4月17日,在220千伏下应变电站,检修工作人员举着自己的IC卡,在工作负责人的终端设备上一刷,显示屏立即显示当天工作内容并完成了确认,这是宁波电网作业现场电子化安全管控工作的首次成功试点。

  无纸化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负责人手持的这款黑色的新式仪器叫手持终端设备,与其相配套的是人员身份识别IC卡,作为加强现场安全管控的又一利器,宁波供电公司率先在电网变电检修工作中推广应用。

  在下应变检修工作现场,当天的任务是设备消缺,在完成工作票许可后,工作负责人便通过手持终端审核现场安全措施,核对每一项安全措施,逐项打钩,并向工作人员进行交底,最后“刷卡”确认,减免了以往站班会工作单的填写和签字,实现全过程的“无纸化”,提升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为快速核查现场人员资质问题,自去年10月起,变电检修室开展人员信息统计录入工作,将员工姓名、工种、技能等级、安全技术等级、血型等人员信息全部囊括在一张小小的IC卡中,在手持终端设备上扫一扫,所有信息尽在掌握。人员是否具备工作资质,是否跨越工种范畴工作,皆可在现场完成信息核对。

  电子化识别 提升安全管控

  “现在有了这个手持终端设备,一旦工作负责人点击开工按钮后,系统将通过GPS自动定位。”检修室安质组专职叶坚介绍说。“另外,工作内容、工作人员、潜在风险、安全措施和施工动态等信息都将在设备上显示出来,一目了然。” 

  在以往,安全稽查人员由于缺少有效的技术支撑,不仅无法快速核对施工人员身份信息和安全资质,更难以实时、准确地掌握现场作业状态和作业地点,对安全稽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带来诸多不便之处。

  为强化现场安全措施,实现安全风险的层层把控,手持终端设备上显示的潜在风险和安全措施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实行等级审核,然后传输至设备。在安全稽查过程中,稽查人员可根据设备上显示的内容进行现场核实,确认措施是否到位。

  下一步,宁波供电公司将逐步推广此项电子化管控措施的常态化使用管理,并增加其使用率和覆盖率,同时把入网作业的外施队伍、民工、厂家等人员均纳入其中,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畴和力度。

资讯
IC卡“扫一扫” 现场信息一目了然
抓管理提升精气神
邳州市供电加快完成10千伏线路改造(图片新闻)
关注
杭州: 低碳发展城市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