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于原油战略储备,天然气安全储备并没有那么高的认知度。人们只是在“气荒”的时候,才意识到天然气面临着供应、价格、调峰以及用户多元对管网压力提出的特殊要求等一系列挑战。相比较于美欧等成熟市场,我国天然气安全储备存在储备规模不足、形式相对单一,尤其是缺乏投资、价格、管理等层面的制度设计,导致近年来全国天然气总量紧平衡、峰量走钢丝甚至限气的局面。
从用气量与储备量之间的配比来看,我国天然气安全储备严重不足。迄今,我国建成的大型储气库有限,储气规模约150亿方,调峰能力占用气总量约10%,受铺底气、有效气容及管理水平等影响,实际工作气量预计低于这一水平。再考虑到我国现有长输管线动辄数千公里,主要消费市场基本位于管道末端,加上进口LNG面临气源故障、海上气候、国际形势等不可抗力影响,均存在断供、少供的可能。
随着我国用气规模不断增大,进口气占比持续增长,必须切实提高安全储备水平。此外,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未来燃机发电项目主要以调峰电站为主,对天然气的调峰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从用气规模、消费重点区域分布来看,除积极建设地下储气库外,仍需要摆脱传统思维,探索安全储备的多元化之路。随着近年来我国LNG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天然气消费地就近配套建设LNG储备设施条件已经成熟。沿海地区众多LNG接收站也发挥安全储备作用。再者,通过城市管网压力调节、包括部分城市原有人工煤气储气设施,也能有效提升调峰能力。需要指出的是,需求侧管理常被列为调峰的重要手段,在目前调峰手段不足的情况下,有其合理性,最终仍应由用户自行选择,而非被动放弃。
不过,我国天然气安全储备能力提升最大的瓶颈乃在于管理体制。首先,国家尚无法律法规明确天然气安全储备的责任主体。上游企业更多强调的是城市燃气“照付不议”的责任,而弱化自己“照供不误”的责任,国家对上游企业根据供气规模配套建设安全储备也无相关规定。地方燃气企业在现有体制下,处于弱势地位。国家应通过立法,明确政府及天然气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主体在安全储备方面的责任。
其次,燃气价格受管制,安全储备成本难以消化。储气库动辄投资上百亿,小型LNG站也需数以亿计的投资,且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运行、管理和使用成本都极为高昂。但天然气价格管理体制往往无法充分消纳这部分成本。与成本无法消化互为因果的是,天然气储气领域的投资尚未放开,各路资本欲入无门。提高国内天然气安全储备,必须理顺价格,放开投融资渠道。
再次,国内天然气长输管网仍各自为政,跨区域协调调度、应急的空间未能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已建成的多条长输管线和沿海LNG接收站,除上海等少数地方通过城市高压管网,实现西气、东气、川气、进口LNG等的联网之外,各长输管线基本仍单线运行,互不联通,不利于跨区域应急调度。
天然气安全储备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国家应强化制度,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放松管制,改革价格管理和投融资体系;打破壁垒,优化陆上及LNG等管网互联,实现全国调度管理,通过顶层设计,稳步推进,才有望为我国天然气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作者现供职于上海燃气集团,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