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对化学物质引起人类癌症危险性评价是目前公认的权威性资料。有趣的是,在其五类致癌物明细中,1991年赫然出现“咖啡”的名字,与我们“深恶痛绝的”PX同属第三类。
咖啡是世界知名的饮料之一,PX项目则是近年来公众闻之色变的石油化工项目,将两者相提并论,显然是为了传递PX是低毒化学物质的信息。考虑到“PX项目”在中国的知名度,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政府与民众理性探索中国式重化工发展所释放的善意。
诚如报道所说,人们反对PX项目,甚至谈PX色变的根本原因,是认为PX项目不但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PX本身还具有很强的致癌性,严重危及人的健康。PX跟咖啡套近乎的“无奈之处”就在于,公众担心重化工项目的环境风险,政府和企业则力证其安全。从某种意义上说,PX项目上马的关键,并不是能否保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以内,能否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而是政府能否说服公众对项目安全实施放心。
中国发展经济,PX是基础产业,也是需要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公众因为不充分了解PX、不相信PX项目能管理好而抵制这种项目很正常。客观来看,“PX项目”历次上马都是当地政府为了发展经济保障民生而引进的重点项目,PX一而再再而三“难产”,表面原因似乎是项目安全性难以保证,深层次原因其实是项目缺乏民主沟通、科学评估、公开决策等要素的天然合理性,地方政府在追求GDP的过程中不能牺牲环境利益。
公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固然需要公民理性表达诉求,但更需要政府放下姿态坦诚对话。从央视的PX常识科普到《人民日报》的温和交流,不难发现政府、企业正在以开放的姿态邀请民众参与到PX的建设和管理中来。
(颜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