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范围内很多城市均遭遇到雾霾天气的困扰,且呈现出频率高发、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雾霾天气给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大气污染防治已成为切实需要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
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大气污染防治应该在短期内有所作为,不能像有些人说的治理需要十年,甚至三十年才能见效。
“我们不能牺牲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环境,城市能源的结构改变,短期内就应该见效,城市大气污染情况三五年应该尽快地改善。”韩文科说。
城市不应再错失改变能源结构良机
自今年初,环保部收集关于大气污染的数据相继公布。从数据上来看,今年1月份北京市全月只有4天是晴好天气,天津5天、石家庄1天。其他日子空气质量均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严重污染也同样发生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城市。
“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和人口城市化的速度远远超过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提高速度,其直接后果是人类密集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污染物排放和累积面临危险状态。现行的有限防污措施,在依赖工业经济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背景下已显得力不从心,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已经非常紧迫。”韩文科说。
在早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提交国务院的一份“大面积雾霾看改善城市能源环境的紧迫性”资料中也显示:目前,我国主要城市能见度已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数逐渐增多。全国地区多发性雾霾天气已经发出了最强烈的警示:未来5-10年,在我国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黄金时期,城市能源环境问题极有可能成为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
“一直以来,行业内有不少声音认为煤电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但将所有的‘板子’打在煤电身上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城市公路交通与油品标准同样是致污的重要原因。与国际标准相比,我国的燃油经济性和标准现在还是比较落后的。在当前大气污染的危机,就要求燃油标准应该走到所有国家的前面。”韩文科说,“国务院此次明确提出要提高燃油标准,这就需要打开石油领域销售市场,用市场竞争规律调节经济的发展。石油公司在市场的压力下,需要进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生产出效率更高的清洁油品。“目前,有些企业的思路是不对的,不能政府一提高标准就伸手向政府要钱,或将成本转嫁消费者身上,这种做法必将陷入死循环,是没有前途的。”
韩文科也指出,城市交通与公路拥堵对环境的破坏也应引起重视。“首先,城市交通的结构要改善。现在城市里面发展的公共交通应率先使用电动汽车、燃气清洁汽车,有条件的城市要推广新能源汽车。目前我们对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不到位,应该有意识加大力度。”他还表示,“随着我国公路交通历程不断增长,公路重载货运拥堵集中式排放现象严重。这些车在某一个区域密度较高,且排放控制标准又相对低,这种高密度区域也应纳入监测范围。”
城市环境出路依靠清洁能源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仍主要以煤为主。这样的能源结构,在上世纪90年代已得到国际预测机构提出的警告:中国“以煤为主”的城市能源结构,大气可能受不了。
“但当时我们不以为然,现在来看,我们正在为之付出代价。城市能源结构必须面临一个改变。尽管目前有很多措施可以减少对大气污染的排放,但改善城市环境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韩文科说,“我们必须认识到,不发展清洁能源,中国就没有未来,这是必然的。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发展清洁能源,对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利用无论遇到多少问题都不能退缩。一旦遇到问题,就坚决把问题解决掉,必须保持向前发展,只有这样的决心,增加清洁能源的供应,城市能源结构才能有效改善,城市空气治理才可以在短期内取得成效。现在已经到了倒逼城市能源结构改变的关键时刻。今后,城市每年增加的能源消费总量都应转到清洁能源上,不应再增加煤炭化石能源的使用。对化石能源消费给予限制、至少保持不增加,对新建的电厂强制性要求采用清洁能源。”
他建议,要调整以煤电为主的城市能源结构,其有效途径就是要多增加用气,这其中包括尽量多使用天然气和煤制气。这需要给天然气市场提供一个宽松的政策氛围,以吸引其他投资者积极参与。与此同时,加大天然气国内开采力度,调高进口天然气的规模,鼓励建设进口一批管道气与LNG;在靠近风电、太阳能发电比较集中的地区多增加城市用电;在城市设施建设上尽可能鼓励采用新能源发电,多上一些太阳能、大型沼气、生物质利用、城市垃圾燃烧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新能源项目,这些措施都会推动城市能源结构调整向前推进。
在清洁能源发展之初,很多城市没有抓住发展机会,此次不应该再错失改善城市能源结构的发展良机。“从长远来看,为空气清洁多花费一些成本是值得的。”韩文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