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3年06月24日 星期一

前伊朗首席核谈代表当选总统

伊朗核问题或迎转机

□本报记者 白晶 《 中国能源报 》( 2013年06月24日   第 07 版)

  伊朗温和保守派总统候选人哈桑·鲁哈尼近日以压倒性优势赢得伊朗大选,当选伊朗第11任总统,给希望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境内外人士带来一线光明。鲁哈尼在2003-2005年担任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期间,曾积极推动与西方和解。在本次竞选中,鲁哈尼也多次强调,要重开六方会谈,缓和与西方的关系。但西方人士仍然提醒,鉴于鲁哈尼同伊朗强硬派、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的亲密关系,指望伊朗内政外交突然转向是不现实的。

  双刃剑

  与4年前艾哈迈德·内贾德赢得连任时,民众上街游行抗议、军警随后镇压的混乱场景不同的是,鲁哈尼当选的消息一经公布,街上洋溢着年轻人欢呼庆祝的祥和气氛。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鲁哈尼当选总统离不开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的支持,这说明,掌握伊朗实权的保守派宗教人士也感受到西方制裁的压力,担心国内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和伊朗被国际社会完全孤立。

  现年64岁的鲁哈尼为人谦和、做事务实,再加上其牧师身份,因此赢得了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和保守派,甚至部分改革派人士的多方支持。鲁哈尼在过去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追随哈梅内伊,赢得了哈梅内伊的高度信任。伊朗内部人士认为,凭借与哈梅内伊的亲密关系,鲁哈尼在施政上或许会比其前任们拥有更多的空间。伊朗前总统、改革派政治人物哈塔米主政期间就曾受到强硬保守派的多方刁难,而预计鲁哈尼受到的待遇将会好的多。

  但也有人担心,鲁哈尼与最高精神领袖之间的“私人友谊”是把双刃剑,有可能捆住鲁哈尼的手脚,使他不敢挑战后者的权威,从而难有大的作为。

  6月17日,鲁哈尼在胜选后的首个记者会上说:“谈判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唯一途径,希望能在未来同六国增进互信并达成新的协议,在核问题上取得进展。”不过他强调,伊朗不会放弃铀浓缩。“与西方建立互信有多种途径。”鲁哈尼解释说,“其中包括增加伊朗核计划的透明度,让全世界都知道伊朗的核活动是符合国际法规的。”他建议各国好好利用伊朗政府面临换届的契机。

  西方谨慎观望

  美国与其欧洲盟友以及阿拉伯国家对鲁哈尼当选伊朗总统发表的声明均很谨慎,称现在说鲁哈尼能摆脱哈梅内伊实施了数十年的强硬路线为时尚早。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爱尔兰参加八国集团峰会期间透露,他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都对鲁哈尼当选伊朗新总统表示“谨慎”乐观。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天野之弥17日向媒体透露,西方制裁并未影响伊朗核计划,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他表示,将继续推动同伊朗的谈判,防止伊朗将核活动用于军事目的,但自去年第10轮六方会谈以来,没有设定新的议程。

  与此同时,英国外交大臣黑格也表示,希望鲁哈尼领导的伊朗新政府能够积极推动核谈判。

  欧美正在观望,谁将取代现任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贾利利是现任总统内贾德的“铁哥们”,属于强硬的保守派,在以往谈判中常常给西方难堪。而鲁哈尼担任这一职务的时候,曾网罗了大批愿意同欧美接触并积极推动谈判进程的伊朗外交官员。然而这批人在内贾德2005年第一次上台时几乎全部遭到“清洗”。西方舆论认为,如果他们能够回归,无疑有利于目前局势的缓解。不过欧美官员仍然表示,不会因为伊朗政府换届而放松对伊制裁,美国拟于7月1日对伊朗货币实施的新一轮制裁也不会暂缓。

  美国《华盛顿邮报》认为,鲁哈尼无论在竞选中还是胜选后均表示愿缓和与西方的关系,并积极推动包括美国在内的六方会谈,尽管仅是口头表态,但在内贾德治下走了8年强硬路线的伊朗,这仍然意味着外交战略将出现显著改变。就伊朗国内氛围而言,任何呼吁同美国进行谈判的举动都是不讨好和要冒政治风险的。

  不过铀浓缩始终被伊朗国民视为国家强盛和抵制西方强权的标志,再加上伊朗一再声称铀浓缩仅用于和平目的,鲁哈尼也强调这一点,因此他不可能下令中止铀浓缩。有西方分析人士担心,虽然鲁哈尼反复表态愿意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伊朗核问题,并作出适当的妥协,但他同时也说过“妥协能为伊朗赢得更多的时间去继续铀浓缩”。

  《华盛顿邮报》还指出,鲁哈尼是个相当克制的人,因此任何指望伊朗改革一步到位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此外,伊朗的真正实权人物是哈梅内伊,外交政策的确定最终需要他来拍板。据以往经验,哈梅内伊在伊朗铀浓缩和反美上的立场都很强硬,鲁哈尼能够施展的空间也许有限。这种观点似乎是美国官方的共识。

  17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毕萨基针对鲁哈尼当选伊朗总统一事发表声明说,美国不会在核谈中让步,并强调美国做好了重开六方会谈的准备,只等伊朗的积极回应。“但截至目前,并没有收到伊朗方面的回应。”她补充说,哈梅内伊掌握着伊朗核谈的底线,因此美方不指望这次大选能给核谈局势带来实质性的变化。

  但作为总统,鲁哈尼也并非政治傀儡。至少他能够推动伊朗内部各政治派别的和解,并利用政府这个施政工具影响外交政策的制定。

  伊朗石油政策或面临调整

  和其他许多民主国家的选举一样,内政始终是伊朗大选的核心议题,而外交则是次要的。

  尽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伊朗核问题、国际制裁和伊朗国内高通胀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但伊朗不少保守派政治人物否认这种联系。他们要么认为伊朗能够应对制裁,要么认为西方根本没有诚意与伊朗进行公平的谈判。鲁哈尼之所以愿意在核谈中让步,并与美国修好,也是为了拯救伊朗摇摇欲坠的经济。

  美欧制裁自去年生效以来导致伊朗原油出口大幅下滑,在其国内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

  自遭受制裁以来,伊朗原油日产量减少了100万桶。伊朗反美盟友委内瑞拉反而成为伊朗石油禁运最大的赢家,伊朗在国际油市上造成的供应缺口几乎全部由委内瑞拉填补。路透社认为,一旦撤销制裁,伊朗油田将能马上恢复满负荷生产。

  迪拜咨询机构Manaar Energy负责人罗宾·米尔斯在阿联酋《国家报》上建议鲁哈尼调整伊朗能源政策,让为他投票的选民真正享受到石油带来的财富。而其中的一个选择就是对外开发石油市场,邀请外国公司前来开发油气资源。实际上,这并非天方夜谭,曾有大量西方公司在伊朗开展业务。

  《华尔街日报》同时强调,在伊朗开采石油仍然存在巨大风险,尽管石油公司对在政治动荡、局势不稳的地区经营活动习以为常,但风险仍然难以预测,并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北非曾一度被视为最安全的产油区,结果突如其来的政治运动”阿拉伯之春”改写了历史,导致北非成了外国石油公司噩梦频发的不祥之地。今年年初阿尔及利亚气田爆发的人质危机则将恐怖的气氛推向高潮。

伊朗核问题或迎转机
资讯
日本发布新版《能源白皮书》
印度LNG进口量将再增20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