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3年04月22日 星期一

装备企业抢搭核电便车谋升级

□本报记者 朱学蕊 《 中国能源报 》( 2013年04月22日   第 21 版)

  伴随核电重启及装备国产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正抢抓机遇搭车。

  近日,多家企业在核电相关设备和材料制造方面收获成果,其中包括三代AP1000核电安全壳和设备模块、反应堆厂房用燃料装卸料机、核电站涂料及高端核电产品表面镀层等。此外,在建核电站所用变压器、核级电缆、快堆所用高丰度碳化硼粉末及芯块等,也让企业成功踏进了核电领域的大门。

  “现在不是你想不想进入,而是还来不来得及进入的问题。”一家核级管材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核电产业规划已经很明晰,及早进入还能抢得一点先机。”

  抱有上述想法的企业,眼下越来越多。而其判断市场行情的依据,是核电产业显而易见的前景。

  看前景转型升级

  据业内人士提供的综合国际各权威机构的预测结果,未来全球核电装机规模将持续增长。到2020年,全球核电装机规模预测低情景下将在4.53亿-4.76亿千瓦,年均增长接近2%左右;高情景下将达到5.19亿-5.50亿千瓦,年均增长3%-5%。而且亚洲核电市场十分被看好。

  “现在看来,福岛核事故未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核电产业发展造成实质性影响,而是在重新步入正轨。”一位业内专家表示,“行业的普遍观点是,核电产业链较长,首先最受益的还是相关设备及材料制造环节。”

  相关资料显示,核电装备尤其是主设备和大型锻件的研发制造生产,使我国的重型装备制造业走出了一条向高端制造业转变的发展道路,同时实现了核电设备国产化的重大技术突破和制造能力的跨越式发展。中国一重、中国二重、东方电气集团、哈尔滨电气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就是其中的代表。

  此外,企业参与核电装备制造环节的同时,要建立起相应的核电质保体系,培养对核安全文化有较深理解的涵盖设计、工艺、制造、检验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这个过程就是在进行转型升级,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而对于已经参与或准备参与的企业来说,经历上述过程是必然。

  以研究开发和生产稳定化学同位素的大连博恩坦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日前其研制的快堆用高丰度碳化硼粉末及芯块已获得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验收。分析称,该企业在第四代反应堆控制棒的主要材料生产研制领域已获突破,企业知名度和能力明显增加。同样抓住机遇的还有生产涂料的中远关西涂料化工有限公司,其日前与上海核工院签订了AP系列核级涂料研发协议,正式进入三代核电站涂料开发领域。

  “企业战略以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变化,是对产业和市场判断和选择的结果。核电产业是我国绿色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兴市场,其广阔前景自然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并不断向更高端、前端市场挺进。当然企业必然要进行质保体系、技术工艺、人才各个方面与核安全文化的重新接轨。”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盯领域切入市场

  据上述业内专家介绍,核电作为高新技术具有庞大的产业链,除主设备外,需要上万台各种类型各种安全等级的阀门、各种尺寸各种材料的管道、各种类型的电缆和铸锻件、各种类型各种容量的风机、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热交换设备和容器,以及管件、管道支架、电缆桥架、焊材等等。近几年国内企业通过攻关已经能在很多领域生产出达到核级标准的产品。

  公开信息显示,我国目前已形成了完整的核电配套工业体系和能力,目前已基本实现二代改进型核电设备的全面国产化,国产化率达到85%,并且达到了8—10台套的批量制造产能。

  “核级部件和材料,每一样都关乎核电站的安全,企业必须在具备生产非核级产品能力的基础上,生产出质量过关、经得起检验、稳定可批量化生产的核级产品,这才有进入核电产业供应链的资格。”分析人士认为,“核电产业市场火热、门槛高,只有找准‘切入点’,定位好目标产品,才能打进市场并占据市场。”

  正如上述人士人士所言,眼下很多企业将目光盯向了三代核电市场。

  在三代核电AP1000安全壳和设备模块领域,新晋企业大船集团成为国内除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之外的第二家同类企业。此前,大船集团已为昌江核电研制过主贮油罐、泡罩塔、冷却器、冷凝水回水箱等,也为田湾核电3、4号机组提供特排水疏水器等。此外,上述提及的AP1000三代核电技术反应堆厂房用燃料装卸料机、不锈钢镀铬等产品已经下线或填补国内空白。

  上述业内专家也表示,三代核电装备的国产化水平还是非常低,市场潜力巨大,各种产品的国产化对国内企业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而且核电的新兴地区亚洲也是潜在的市场。

装备企业抢搭核电便车谋升级
资讯
广东加快推进陆丰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关注)
高温气冷堆
首次大件吊装任务完成(图片新闻)
核电巾帼亦柔情
核电新基地提升产业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