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3年04月22日 星期一

美石油增产未必拉低油价

□迈克尔·列维 《 中国能源报 》( 2013年04月22日   第 09 版)

  一直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仅拥有全球2%的石油储量,但却消耗了全球20%的石油。持这种观点的人士甚至坚称,除非美国大幅削减石油消费并大量采用替代能源,否则无法摆脱依赖进口石油的现状。然而,随着近年来美国石油产量的上升,这种观点似乎越来越站不住脚了。德意志银行分析师亚当·谢明斯基去年早些时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曾几何时,只有政客和所谓专业人士才会偶尔谈及美国能源独立问题,但是如今,这个话题已经不再是什么奇谈怪论了。”

  有人提出,如果美国石油产量上升,而全球其他地方的产量保持不变,那么全球的石油总产量就有所增加,油价也会随之下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个研究小组近期的预计,石油供应平均每天增加500万桶,就能将现有油价拉低一半左右,多么诱人的前景!

  的确,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的美国,一旦自身石油产量大幅提升,势必会影响到美国甚至全球的经济、安全、气候变化,但是,美国石油产量的增加是否真的意味着油价的大幅下降?

  解释这个问题恐怕要从石油的供应说起。石油是全球交易的产品,产量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对价格有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全球范围来看,油价并不会仅仅因为美国产量的改变而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每天生产1000万桶石油或者500万桶,对全球油价的影响是有限的。比如,2010年美国的石油产量就高于2009年,但是全球的油价反而走高。

  事实上,美国石油产量的增加并不一定会带来油价的下滑、甚至暴跌。一方面,众多传统产油国为了最大限度地从石油销售中获利,往往会控制产量以支撑油价。比如掌握了全球约40%石油生产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其内部就有严格的生产配额规定,成员国也经常通过调节生产配额、甚至减产来维持油价,从而获得更多利润。对于全球石油产量的变化,这些国家当然不会坐视不理。如果美国原油日产量增加500万桶,而这些主要产油国每天减产400万桶,那么很明显,全球油价所受到的实际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这些产油大国或是欧佩克这样的组织能够一手遮天。如果石油产量足够巨大,甚至大到可以同欧佩克的总产量抗衡,那么就能够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当然也就能够颠覆全球油价。不过,仅凭一国之力,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任务。也有人提出,如果欧佩克之外的一些国家,比如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国的石油产量都大幅上升,就可以拉动国际油价走低。理论上这种说法似乎行得通,但事实是所有国家在提升石油产量的同时,也在担心油价下降,因此不会盲目地加大产量。

  另一方面,即使从全球范围来看,油价也并非越低越好。对许多国家来说,油价的大幅下降导致收入锐减,甚至可能无法满足国家的各项资金预算。对美国来说,石油的增产可以算是一件好事,但是美国许多新开发的油田生产成本相对昂贵,如果油价大幅下降,势必会影响到这些油田的开发投入,一旦出现资金短缺,一些项目的开发进程将受阻,甚至出现停滞。即便是那些现有的石油项目也会因为油价下跌而失去经济上的吸引力,从而临时减产或被迫关闭。这样看来,美国的石油产量也不会一味攀升,对全球总产量的影响也就很难预计。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全球的石油消费。目前,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对石油的消费也是日益增长。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计,受经济发展的推动,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的石油日消费量将从2008年的3200万桶增加到4100万桶,消费量的增长将推高价格。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就有过这样的例子。当时,欧佩克以外的石油产量也呈现上升趋势,但由于全球消费量的快速增长,油价依然走高,欧佩克各成员国也从中获益。

  当然,石油市场受到的影响是来自多方面的,油价也并非单纯取决于产量,因此仅凭美国石油产量增加这一现状很难推断油价的走势。正如欧佩克秘书长阿卜杜拉·巴德里的预计:“短期内,美国石油产量的增长或许会对油价有一定冲击,但从长期来看,全球石油需求仍在增加,美国石油产量的增长就未必会降低油价。”

  (来源: 彭博社,文章有删节,标题有改动)

  (李慧/编译)

中冰自贸协定让中国更接近北极
页岩油气并非万能药(焦点)
俄罗斯亟待制定北极新战略
美石油增产未必拉低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