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3年04月22日 星期一

“绿色信贷”标准有待细化明晰

银监会正在推进“绿色信贷”统计制度

□本报记者 张子瑞 《 中国能源报 》( 2013年04月22日   第 06 版)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日前透露,作为银监会今年22项重点工作之一,“绿色信贷”的细化实施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银监会今年将细化“绿色信贷”关键指标,并将挑选1-2家银行进行关键指标试评价。与此同时,银监会也正在推进“绿色信贷”统计制度。

  在地方层面,近期,不少地区也相继出台政策引导“绿色信贷”发展。如日前印发的《2013年重庆市信贷投向指引》就明确将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支持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严格限制对“两高一剩”行业的信贷投放,禁止对违反环保政策法规的企业和项目发放贷款。

  种种迹象表明,作为金融杠杆在节能减排领域内的具体体现,“绿色信贷”日益受到重视,然而,标准不够细化等问题制约着“绿色信贷”在节能减排方面积极功效的有效发挥。

  “绿色信贷”制度初步建立

  据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介绍,“绿色信贷”政策在我国已实施5年多,目前银行“绿色信贷”战略已广泛建立。通过推广绿色信贷制度,环保部门与银行业监管机构合作不断加强,企业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报送的信息从企业违法信息扩大到环评、“三同时”验收、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等类型。“绿色信贷”在助力节能减排方面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绿色信贷”缘于原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为了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于2007年7月联合提出的一项全新的信贷政策《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

  银监会统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绿色信贷”主要包含两重含义,一是银行对于绿色、低碳企业应给予信贷资金支持;二是需要关注和防范贷款项目出现环境问题,对于“两高一剩”的项目不予支持。

  去年2月,银监会印发《绿色信贷指引》,今年又发布了《关于绿色信贷工作的意见》,要求银行业切实将“绿色信贷”理念融入银行经营活动和监管工作之中,增强银行业以“绿色信贷”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建设银行研究部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我国节能服务业发展时间短,大多数公司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注册资本较少、财务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在银行贷款审核过程中信用评级较低。另外,节能服务公司虽拥有技术,但普遍缺少土地、厂房等接受程度高的抵押品,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因此,“绿色信贷”的推行刻不容缓。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也表示,“绿色信贷”在解决节能服务企业融资方面可起重要作用。

  “绿色信贷”标准亟待细化

  几天前,中信银行绿色中间信贷业务在京启动。中信银行首期绿色中间信贷项目是中德两国财政合作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资金由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提供,德国政府给予贴息支持,中国财政部作为借款人引入资金,专门用于支持我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项目。

  中信银行副行长张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积极开展绿色中间信贷业务是在金融领域践行国家节能减排宏观政策的具体体现。绿色中间信贷业务有助于银行深化客户结构调整、丰富和完善产品服务体系、强化客户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记者也从北京银行了解到,截至2012年底,北京银行绿色信贷共审批通过近180亿元支持了华远意通、上海中际、潍坊国建高科、北京天壕等业内一批知名的节能服务企业。其中,仅节能贷款产品体系就包括了节能贷、节能补贴贷、中国节能减排贷款项目以及其他传统的贷款项目(包括抵押、第三方保证及担保业务等)。

  不过,在“绿色信贷”的实施过程中,银行方面仍遇到不少头疼的问题。

  浦发银行近年来推出包括风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利用、天然气发电、生物质应用等清洁能源融资。该行相关负责人称,并不是每个被标上“节能环保”的项目都能在“绿色信贷”上享受福利。“如光伏产业就很特殊,从结果上来说是绿色环保的,但其生产过程是高耗能、高污染的。”

  工商银行一位负责“绿色信贷”的人士则认为,绿色企业应也包括“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在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可将环境污染降到最小程度、能源可节约到最大程度的企业,但由于现行政策中缺乏对环境风险定量评价标准,银行只能以是否合乎环保规定作为主要判断标准,无法对企业进行差别化评级。

  绿色金融研究专家王小江表示,由于现行法规标准模糊、不统一,导致各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具体实施工作中,只能按照各自的理解来制定相关政策、方针、流程、制度及产品。

  山东银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银监会已经发布了《绿色信贷指引》,但是各商业银行对“绿色信贷”的内涵、外延理解并不一致,绝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制定各行的“绿色信贷”战略方针及产品,对“绿色信贷”的标准认知还不统一。例如,有些银行的“绿色信贷”包括向生态保护、清洁能源、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发放贷款,有些银行则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符合节能减排政策的行业作为绿色行业范畴。

  “绿色信贷”推进还需加码

  除了“绿色信贷”标准有待细化外,据记者了解,政策体系不健全影响了绿色信贷的实施效率;缺乏监督、评估和制约体制,不利于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环保和金融机制各方面能力不足,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实施和推进。

  在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王凯军看来,随着节能减排等一系列“十二五”规划的出台,这些行业的融资需求非常大,但是这些行业的直接信贷化较低。“绿色信贷”可施展的空间广阔。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相关人士透露,今年有望启动企业环境绩效评估研究工作,即对某一个行业同一规模量级、同一地理区位的企业,通过对比资源利用效率和污染物排放状况,揭示其财务风险,帮助银行厘清客户优劣,解决差别化评价问题。

  有关专家建议,“绿色信贷”的全面推进,仍需进一步加强环保、银监与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全面实现信息共享和及时有效,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节能环保信贷指导目录和污染行业信贷指南;积极鼓励金融业创新符合节能环保项目模式、属性和融资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综合利用多种政策资源,建立“绿色信贷”政策激励机制;加快研究生态补偿、绿色证券、绿色贸易、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与节能环保信贷政策形成合力。

资讯
“绿色信贷”标准有待细化明晰
“美丽中国”企业需先行(关注)
“十二五”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出炉
全民低碳意识依然薄弱
火电石油炼制等行业用水将更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