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30日晚,由凤凰卫视和凤凰网发起的“影响世界华人盛典2012—2013”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是夜,本届华人盛典获奖者同聚一堂,百年讲堂内群星闪耀,他们既有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刘洋、刘旺,又有国际钢琴巨星郎朗,还有新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众多获奖者中,一位年仅15岁的小姑娘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她就是因推动“化油脂为燃料”社区服务项目而成为各界关注焦点的华裔学生林心瑜。此次,她被授予“希望之星”大奖。
林心瑜来自中国台湾,现住美国罗德岛州。2008年,年仅10岁的林心瑜在一场关于能源解决之道的展览会中,首次接触将废弃烹饪剩油转化成环保生物柴油的议题,并对此深感兴趣。随后,林心瑜通过当地报纸得知,在她所居住的社区中,有许多居民无法负担冬日高额的暖气费用,同时当地的地下水道也出现废弃油脂堵塞问题。这样两则普通新闻乍看上去毫无关联,但林心瑜将两则新闻连在一起后,却突然灵机一动。随后她找了一群朋友帮忙,组成小区服务队,决定推动一项名为“化油脂为燃料(Turn Grease into Fuel)”的小区服务。
林心瑜带领的小区服务队先是在社区中发送上千份传单、月历,大力提倡回收废油的重要性。接着在社区设置废油回收站,收集各个餐厅的废油,然后交由废油处理公司进行处理、精炼制成生物燃油,再分送给当地贫困家庭使用。经过4年时间,林心瑜推动的“化油脂为燃料”社区服务成效惊人,已经为当地146户家庭提供约55267升暖气用生物燃油,即使贫困家庭也能温暖过冬。不仅如此,当地学区校车燃料也全部改用生物燃油。为了能造福更多人,林心瑜还决定提出提案,要求所有商家必须回收废油,这项法案也于2011年7月由罗德岛政府签署,于次年1月正式实施。
“化油脂为燃料”成果受到许多媒体的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林心瑜也因此多次获得大奖,包括2009年MTV Switch奖、“总统环保奖”,2010年“海洋世界/布希花园”杰出环保奖等。林心瑜也两度获邀至白宫,受到美国奥巴马总统接见和鼓励。
在被问及如何解决中国严峻的地沟油问题时,林心瑜建议,首先要由政府规划这个市场,通过制定标准明确其作为私家车、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燃油的用途。“事实上,较之普通燃油,用地沟油制造的生物柴油能使机器运转更加有效,所以没有理由不去循环再用地沟油。”林心瑜告诉记者。
其次,林心瑜认为中国民众应该增强环保回收的意识,如将垃圾分类,把回收废弃油变成生物柴油的意识就很好。
“最后,对于市场来说最好有这样一个超市,你可以在这儿卖你的废油,同时你会获得一些信用指数,或者你积到一定积分可用这些积分买燃油。”林心瑜对记者表示,“这样一种市场,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而且也是行之有效的。”
(李永强)